今年棉花播期相對比較集中,主要集中在3月底至4月15日之間,無低溫寡照天氣,但由于一直干旱少雨氣溫較高,部分土壤墑情較差的棉田發生出苗困難和高溫燒苗現象。為此,苗期管理要分類采取措施,既要防止高溫燒苗,又要預防低溫凍害,及早查苗、補苗,確保一播全苗,為今年棉花豐產豐收奠定基礎。
一、打孔放苗棉花出苗后,應在子葉平展,顏色由黃變綠時及時破膜放苗。放苗過早,苗弱,抵抗外界不良環境條件的能力較差,容易閃苗。放苗過晚,易使棉苗觸膜傷苗,一般在早上和下午進行,陰天可全天進行。注意放苗后要及時封土,以增溫保墑,防止大風揭膜和膜下雜草叢生。
二、查苗、補苗,確保全苗放苗后要及時查苗,若發現缺苗斷壟的,要及時進行補種或移栽。對缺苗在20%的棉田可采取催芽補種,20%以下的棉田采用移稠補稀的辦法,補種或移栽時必須帶水,以保證成活率,縮短緩苗期。
三、適時間苗、定苗,培育壯苗苗出齊后,應及時進行疏苗、間苗,防止棉苗擁擠,造成苗欺苗。在長到3-4片真葉時,應根據品種特征特性和水肥條件確定留苗密度(667平方米留苗旱地瘠薄地4000-5000株,單作棉田中等肥力田塊3000-4000株,間套棉田2000株以上,松散型大株型品種宜稀,緊湊型小株型宜密),確定株距進行間苗,個別缺苗處留雙苗。
四、中耕松土,增溫保墑苗期中耕不僅能使土壤疏松通氣,清除雜草,還能提高地溫,減少蒸發與病蟲危害,促進棉苗根系發育,起到壯苗早發的作用。一般結合天氣情況中耕3-4次,天旱時應淺鋤保墑,雨較多時,應深鋤放墑保溫。
五、追肥、灌水一般棉花苗期不需要追肥灌水,但底肥不足或地力瘠薄,棉苗長勢差,明顯脫肥的田塊,可在雨后或灌水前667平方米追施3-5千克尿素。補種、補栽的棉苗,要偏吃偏喝,促小苗趕大苗,促弱苗趕壯苗,達到均衡生長。若棉田明顯缺水,可結合追肥進行澆水,促弱苗轉壯苗,最好采用隔行溝灌,及時中耕保墑。
六、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棉花苗期的蟲害主要有棉蚜、地老虎、盲蝽蟓、薊馬等,病害主要有炭疽、立枯病等。地老虎可用毒土、毒餌誘殺法:在三葉期前棉蚜株率達到30%,可用1000倍的吡蟲啉等防治。炭疽病和立枯病可用800倍的代森錳鋅、甲基托布津或1000倍的多菌靈等藥劑噴霧防治。(陜西科技報 李云省 蘇向華 宋青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