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麥53”:破解小麥抗病世界性難題
  開欄的話:建設農業強國,利器在科技。“十四五”以來,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步伐加快,一批原創性、突破性、引領性成果不斷涌現,成為穩糧保供、提質增效的“硬核”支撐。即日起,本報推出“‘十四五’農業科技硬核成果”專欄,聚焦一項項可感可及的創新實踐,展現農業科技的非凡躍升和中國農業的強勁動能。
  在不少農民眼中,赤霉病是小麥最難防的一道關。一旦染病,不僅減產,真菌毒素還可能污染食品和飼料,帶來食品安全隱患。尤其在長江中下游麥區,這種病害幾乎年年都要和農民“較勁”,是糧食安全的“隱形殺手”。
  如今,一粒種子帶來了轉機。在農業生物育種重大專項支持下,由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生物育種鐘山實驗室等團隊聯合選育的“揚麥53”,讓小麥對赤霉病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免疫力”。科研人員創新采用了多基因分子聚合育種技術,把4個抗赤霉病基因、1個抗白粉病基因和1個優質面粉基因“裝進”一粒種子里。
  “揚麥53”就像小麥界的“六邊形戰士”,連續三年的田間試驗表明,它的赤霉病抗性達到高抗水平,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10%以上。更難得的是,它不僅抗病不減產,面粉品質還達到了中強筋標準,能做出筋道的饅頭和面條。
  今年,“揚麥53”通過國家審定,入選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科研人員用十余年攻關,攻克了小麥“抗病、高產又優質”的世界性難題。如今,在長江中下游麥區,越來越多農民在田里播下“揚麥53”,收獲的不只是小麥,更是對豐收的信心和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