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露地甘藍
1.施肥原則
針對露地甘藍有機肥施用量差異較大,氮、磷肥用量高、鉀肥和中微量元素施用不足,施用時期和施肥方式不合理,灌溉過量等問題,提出以下施肥原則:
(1)有機無機配合,合理施用有機肥,控氮、減磷、增鉀。依據土壤肥力條件,適當調整化肥用量。
(2)基肥和追肥相結合,追肥以氮為主,氮磷鉀合理搭配,施用增效肥料,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養分損失。
(3)注意在蓮座期至結球后期適當噴施鈣、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防止“干燒心”等生理性病害發生。
(4)土壤酸化嚴重時適量施用石灰、鈣鎂磷肥等具有改良酸性土壤功效的肥料或土壤調理劑。
(5)推廣節水灌溉,提倡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6)施肥與高產優質栽培結合,選用高產優質品種,提高育苗質量,采用合理栽培密度,選擇適宜播期/移栽期。
2.施肥建議
(1)基肥施用豬糞、雞糞、牛糞等經過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2—3方/畝或商品有機肥(含生物有機肥)200—300 公斤/畝,推薦施用高碳氮比、高碳磷比有機肥。
(2)產量水平5500公斤/畝以上,氮肥(N)14—16公斤/畝,磷肥(P2O5)5—8公斤/畝,鉀肥(K2O)10—12公斤/畝。
(3)產量水平4500—5500公斤/畝,氮肥(N)12—14公斤/畝,磷肥(P2O5)4—5公斤/畝,鉀肥(K2O)8—10公斤/畝。
(4)產量水平低于4500公斤/畝,氮肥(N)10—12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6—8公斤/畝。
(5)氮肥和鉀肥總量的30%—40%作基施,60%—70%在蓮座期和結球初期分兩次追施,磷肥全部作基肥條施或穴施。雨水豐沛或土壤肥力水平較低的地塊,在蓮座期前封行時分配10%—15%的氮肥用量,在雨水充沛的區域推薦添加含增效氮肥(脲酶抑制劑、硝化抑制劑)的肥料。有條件的地塊,推薦施用一次性控釋專用肥。對往年“干燒心”發生較嚴重的地塊,注意控氮補鈣,可于蓮座期至結球后期葉面噴施0.3%—0.5%的氯化鈣溶液或硝酸鈣溶液2—3次。南方地區菜園土壤pH<5時,宜在整地前施用生石灰50—75公斤/畝;土壤pH<4.5時,施用生石灰75—100公斤/畝。石灰施用量可通過土壤化驗精確計算,分年逐步改良,避免一次性施用過量。缺硼的地塊基施硼砂0.5—1公斤/畝,或葉面噴施0.2%—0.3%的硼砂(或0.1%—0.2%的糖醇硼)溶液2—3次。可結合噴藥噴施2—3次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提高甘藍的凈菜率和商品率。
二、蘿卜
1.施肥原則
針對蘿卜重氮磷、輕鉀肥,比例失調、施肥時期不合理,有機肥、微量元素施用不足等問題,提出以下施肥原則:
(1)合理施用有機肥料,提倡施用腐熟的農家肥或商品有機肥,忌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重視有機無機配合施用。
(2)依據土壤肥力和目標產量,優化氮磷鉀肥用量,適度降低氮、磷肥用量,增加鉀肥用量。
(3)北方石灰性土壤應注意補充有效錳、鋅、硼、鉬等微量元素,南方酸化土壤應適量施用石灰。
(4)施肥與高產優質栽培結合,選用高產優質品種,提高育苗質量,采用合理種植密度,選擇適宜播期/移栽期。
2.施肥建議
(1)有機肥:產量水平1000—1500公斤/畝的小型蘿卜(如四季蘿卜)可施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1—2方/畝或商品有機肥100—200公斤/畝;產量水平2500—4000公斤/畝,施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1.5—2.5方/畝或商品有機肥150—250公斤/畝;產量水平4500—5000公斤/畝的高產品種施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2—3方/畝或商品有機肥200—300公斤/畝。
(2)化肥:產量水平4000公斤/畝以上,氮肥(N)10—12公斤/畝,磷肥(P2O5)4—6公斤/畝,鉀肥(K2O)8—11公斤/畝;產量水平2500—4000公斤/畝,氮肥(N)6—10公斤/畝,磷肥(P2O5)3—5公斤/畝,鉀肥(K2O)6—8公斤/畝;產量水平1000—2500公斤/畝,氮肥(N)4—6公斤/畝,磷肥(P2O5)2—4公斤/畝,鉀肥(K2O)4—6公斤/畝。
(3)30%—40%的氮、鉀肥作基肥施用,60%—70%的氮肥于蓮座期和肉質根生長前期分兩次追施,60%—70%的鉀肥在肉質根生長前期和膨大期追施,有機肥、磷肥全部作基肥條施或穴施。在雨水充沛的區域推薦施用含增效氮肥(脲酶抑制劑、硝化抑制劑)的肥料。
(4)缺乏硼的地塊,可于播種前基施硼砂1公斤/畝,或于蘿卜生長中后期用0.1%—0.5%的硼砂或硼酸,或0.1%—0.2%的糖醇硼水溶液進行葉面噴施,每隔5—6天噴一次,連噴2—3次。追肥時注意不宜靠近肉質根,以免燒根。注意控制施肥量,以免造成蘿卜裂根。
三、大白菜
1.施肥原則
針對大白菜有機肥施用量不足,偏施氮肥,單次施肥量過大,盲目施用高磷復合肥,蔬菜地土壤酸化等問題,提出以下施肥原則:
(1)合理施用有機肥料,減少化肥用量,提倡施用腐熟的農家肥或商品有機肥,忌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重視有機無機配合施用。
(2)依據土壤肥力和目標產量,優化氮磷鉀肥用量。
(3)根據不同生育期養分需求,基肥追肥相結合,追肥以氮鉀肥為主,適當補充微量元素。施用增效肥料,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養分損失。
(4)北方石灰性土壤有效硼含量較低,南方酸度大的土壤有效鉬含量較低,應注意微量元素補充。
(5)土壤酸化嚴重時應適量施用石灰。
(6)施肥與高產優質栽培結合,選用高產優質品種,提高育苗質量,采用合理種植密度,選擇適宜播期/移栽期。
2.施肥建議
(1)產量水平8000—10000公斤/畝,施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3—4方/畝或商品有機肥300—400 公斤/畝。氮肥(N)20—25公斤/畝,磷肥(P2O5)7—9公斤/畝,鉀肥(K2O)20—25公斤/畝。
(2)產量水平6000—8000公斤/畝,施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3—4方/畝或商品有機肥300—400 公斤/畝。氮肥(N)15—20公斤/畝,磷肥(P2O5)5—7公斤/畝,鉀肥(K2O)15—20公斤/畝。
(3)產量水平4500—6000公斤/畝,施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2—3方/畝或商品有機肥200—300 公斤/畝。氮肥(N)10—15公斤/畝,磷肥(P2O5)4—6公斤/畝,鉀肥(K2O)10—15公斤/畝。
(4)產量水平3500—4500公斤/畝,施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2—3方/畝或商品有機肥200—300公斤/畝。氮肥(N)8—10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8—10公斤/畝。
(5)基肥重視有機無機配合施用,全部有機肥和磷肥以條施或穴施方式作基肥,氮肥30%作基肥,70%分別于蓮座期和結球前期結合灌溉分兩次作追肥施用,注意在包心前期追施鉀肥,占總施鉀量的50%。雨水豐沛或土壤肥力水平較低的地塊,提倡施用含脲酶抑制劑、硝化抑制劑的穩定型氮肥。在低溫、寡照等極端環境下,可施用含氨基酸、黃腐酸、海藻酸等功能性物質的肥料。
(6)微量元素硼缺乏的地塊,可于播種前基施硼砂1公斤/畝,或于生長中后期用0.1%—0.5%的硼砂或0.1%—0.2%的糖醇硼水溶液進行葉面噴施,每隔5—6天噴一次,連噴2—3次。大白菜為喜鈣作物,除了基施含鈣肥料(如過磷酸鈣)外,還可葉面噴施0.3%—0.5%的氯化鈣或硝酸鈣溶液。南方菜地土壤pH<5時,每畝施用生石灰50—75公斤;pH<4.5時,施用75—100公斤。石灰施用量可通過土壤化驗精確計算,建議分年施用,逐步改良。
四、萵苣
1.施肥原則
針對萵苣有機肥施用量少,偏施氮肥,鉀肥施用量不足,施肥時期和方式不合理等問題,提出以下施肥原則:
(1)有機無機配合施用,增施有機肥料,控制氮肥,增施鉀肥。依據土壤肥力條件,適當調整化肥用量。
(2)根據不同生育期養分需求,基肥、追肥結合,追肥以氮為主,合理配施磷鉀肥,施用增效肥料,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養分損失。
(3)酸化嚴重的菜園適量施用石灰。
(4)施肥與優質栽培技術結合,推廣高效節水灌溉和水肥一體化技術,提高肥水利用效率。
2.施肥建議
(1)基肥施用經過充分腐熟的豬糞、雞糞、牛糞等優質農家肥2—3方/畝或商品有機肥(含生物有機肥)200—300 公斤/畝。
(2)產量水平3500公斤/畝以上,氮肥(N)10—12公斤/畝,磷肥(P2O5)4—6公斤/畝,鉀肥(K2O)10—14公斤/畝。
(3)產量水平2500—3500公斤/畝,氮肥(N)6—10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8—10公斤/畝。
(4)產量水平1500—2500公斤/畝,氮肥(N)5—6公斤/畝,磷肥(P2O5)2—3公斤/畝,鉀肥(K2O)6—8公斤/畝。
(5)氮肥全部作追肥,按照20%、30%和50%的比例分別在移栽返青期、蓮座期和肉質莖膨大初期分3次追施。有機肥、磷肥全部作基肥條施或穴施。鉀肥40%—50%基施,其余在蓮座期和肉質莖膨大初期分兩次追施。南方菜園土壤pH<5時,施用生石灰50—75公斤/畝。在雨水充沛的區域推薦施用增效氮肥。
五、設施番茄
1.施肥原則
針對化肥用量偏高,養分投入比例不合理,土壤養分積累明顯,過量灌溉、土壤酸化現象普遍,土壤質量退化及鈣、鎂、硼等中微量元素供應障礙等問題,提出以下施肥原則:
(1)有機肥與化肥配合施用,合理確定有機肥種類與用量,調整氮磷鉀化肥用量,非石灰性土壤及酸性土壤需補充鈣、鎂、硼等中微量元素。
(2)根據作物產量、茬口及土壤肥力合理分配化肥,大部分磷肥基施,氮鉀肥追施。生長前期不宜頻繁追肥,重視花后和中后期追肥。推薦施用增效肥料,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養分損失。
(3)推廣滴灌施肥技術,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則,做到控水控肥、提質增產、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4)土壤退化的老棚需進行秸稈還田或施用高碳氮比有機肥,少施禽糞肥,增加輪作次數,減輕土壤鹽漬化和連作障礙。
(5)土壤酸化嚴重時應適量施用石灰調理土壤。
(6)施肥與高產優質栽培結合,選用高產優質品種,提高育苗質量,采用合理種植密度,選擇適宜移栽期。
2.施肥建議
(1)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3—4方/畝,或者優質商品有機肥300—400 公斤/畝。有條件的園區可采用“以磷定量”的方法確定有機肥用量,提倡施用高碳磷比有機物料。依據土壤肥力條件,適當調整化肥用量。
(2)產量水平8000—10000公斤/畝,氮肥(N)20—25公斤/畝,磷肥(P2O5)8—10公斤/畝,鉀肥(K2O)22—28公斤/畝。
(3)產量水平6000—8000公斤/畝,氮肥(N)15—20公斤/畝,磷肥(P2O5)6—8公斤/畝,鉀肥(K2O)17—22公斤/畝。
(4)產量水平4000—6000公斤/畝,氮肥(N)12—15公斤/畝,磷肥(P2O5)5—7公斤/畝,鉀肥(K2O)14—17公斤/畝。
(5)基肥重視有機無機配施,70%以上的磷肥作基肥施用,其余隨復合肥追施,20%—30%氮鉀肥作基施,70%—80%在花后至果穗膨大期間分4—8次隨水追施,每次追施氮肥(N)不超過3公斤/畝。雨水充沛的區域,提倡施用含脲酶抑制劑、硝化抑制劑的氮肥。在低溫、寡照等極端環境下,可施用含氨基酸、黃腐酸、海藻酸等功能性物質的肥料,促根同時增強作物抗逆性。如采用滴灌施肥技術,在開花坐果期、結果期和盛果期每間隔7—10天追肥一次,每次施氮(N)量可降至2—3公斤/畝。
(6)菜田土壤pH<6時易出現鈣、鎂、硼缺乏,可基施石灰(鈣肥)50—75公斤/畝、無水硫酸鎂(鎂肥)4—6公斤/畝。在開花期至盛果期葉面噴施2—3次0.1%硼肥水溶液、2—4次螯合態鈣肥和硫酸鎂肥。
六、設施黃瓜
1.施肥原則
針對灌溉與施肥過量,施肥比例不合理,施用的有機肥多以畜禽糞為主,以及連作障礙等土壤質量退化嚴重,養分吸收效率下降,蔬菜品質不高等問題,提出以下施肥原則:
(1)合理施用有機肥,提倡施用優質有機肥(推薦用植物源有機肥),老菜棚注意多施高碳氮比外源秸稈或有機肥,少施禽糞肥。
(2)根據作物產量、茬口及土壤肥力條件,綜合考慮有機肥施用量、土壤養分供應,適當調整氮磷鉀化肥用量。
(3)推薦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遵循“少量多次”的灌溉施肥原則。
(4)根據不同生育期養分需求,氮肥和鉀肥主要作追肥,少量多次施用,避免追施磷含量高的復合肥,苗期不宜頻繁追肥,重視結瓜期追肥。
(5)土壤酸化嚴重時應適量施用石灰等酸性土壤調理劑。
(6)施肥與高產優質栽培結合,選用高產優質品種,提高育苗質量,采用合理種植密度,選擇適宜播期/移栽期。
2.施肥建議
(1)基肥施用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3—4方/畝,或者優質商品有機肥(含生物有機肥)300—400公斤/畝,推薦施用高碳/磷比的商品有機肥。
(2)產量水平14000—16000公斤/畝,氮肥(N)32—36公斤/畝,磷肥(P2O5)12—14公斤/畝,鉀肥(K2O)33—38公斤/畝。
(3)產量水平11000—14000公斤/畝,氮肥(N)27—32公斤/畝,磷肥(P2O5)10—12公斤/畝,鉀肥(K2O)28—33公斤/畝。
(4)產量水平7000—11000公斤/畝,氮肥(N)22—27公斤/畝,磷肥(P2O5)9—11公斤/畝,鉀肥(K2O)23—28公斤/畝。
(5)產量水平4000—7000公斤/畝,氮肥(N)17—22公斤/畝,磷肥(P2O5)7—9公斤/畝,鉀肥(K2O)18—23公斤/畝。
(6)全部有機肥作基肥施用,60%以上的磷肥、20%—30%氮鉀肥作基肥施用,施肥方式為條(穴)施,其余氮鉀肥在初花期和結瓜期按養分需求分6—8次追施,其余的磷肥隨氮鉀肥追施,每次追施氮肥用量不超過5公斤/畝。秋冬茬和冬春茬的氮鉀肥在初花期和結瓜期分6—7次追肥,越冬長茬的氮鉀肥在初花期和結瓜期分8—11次追肥。雨水充沛的區域,提倡施用含脲酶抑制劑、硝化抑制劑的氮肥。在低溫、寡照等極端環境下,可施用含氨基酸、黃腐酸、海藻酸等功能性物質的肥料,促根同時增強作物抗逆性。如果采用滴灌施肥技術,可減少20%的化肥施用量,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則,灌溉施肥次數在15次左右。
(7)適當補充鈣、鎂、硼肥。可基施石灰(鈣肥)50—75公斤/畝、無水硫酸鎂(鎂肥)4—6公斤/畝。在開花期至盛果期葉面噴施2—3次0.1%硼肥水溶液、2—4次螯合態鈣肥和硫酸鎂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