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部分果樹產區受異常天氣影響顯著,春季溫度波動幅度大,且霜凍風險攀升;夏季高溫持續時間長;夏秋季節連續陰雨與寡照天氣頻發。為減輕不利因素干擾,需結合各產區具體天氣影響情況,針對性調整施肥與田間管理策略,具體措施如下:
其一,春季花期受霜凍影響、產量已受損的果區,適當減少化肥用量,降低氮素比重,避免樹體徒長。
其二,夏季持續高溫的果區,結合施肥需求增加灌溉次數、減少每次灌水量,適當降低果園溫度;將清耕制改為生草制,通過植被覆蓋調節果園小氣候。可在樹盤區域或全園地表覆蓋秸稈、地膜或園藝地布,減少土壤水分蒸發、維持土壤穩定濕度。
其三,夏秋季節連續陰雨寡照地區,可分多次葉面噴施糖醇類或氨基酸類葉面肥,并可配合噴施鈣、鎂、硼、鐵等中微量元素葉面肥,預防土壤養分流失和缺素癥狀。果實膨大期適當增加磷鉀肥噴施次數,提升果實含糖量、促進果實均勻著色。
一、桃
1.施肥原則
針對桃園普遍存在有機肥施用量偏少、氮磷肥施用偏多、清耕制果園高溫抗旱能力弱以及土壤保肥能力低、土壤退化等問題,提出以下施肥原則:
(1)施足秋季基肥,增加有機肥施用量,提倡有機無機配合施用。依據土壤肥力、品種特性和產量水平,合理調控氮磷鉀肥施用數量,注意鈣、鐵、鎂、硼、鋅和銅等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
(2)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NE養分專家系統、增值肥料、微生物菌劑等科學施肥增效新技術、新產品、新機具等“三新”集成技術模式。
(3)提倡實行生草制,種植綠肥和行間生草。
2.施肥建議
(1)桃果采摘后一個月左右進行秋施有機肥和化肥基肥。有機肥和化肥于均可一次性開溝施用。有機肥畝施用量為有機肥500—1000公斤或農家肥2—4方。氮素施用量占全年的30—50%, 磷素占全年的50—80%, 鉀素占全年的40—60%。提高鉀肥施用量,氮:磷:鉀三者用量比例接近 1:0.5:1—1.5為宜。
(2)產量水平3000公斤/畝以上,秋季氮肥(N)8—10公斤/畝,磷肥(P2O5)4—6公斤/畝,鉀肥(K2O)8—12公斤/畝;產量水平2000—3000公斤/畝,秋季氮肥(N)6—9公斤/畝,磷肥(P2O5)4—6公斤/畝,鉀肥(K2O)8—10公斤/畝;產量水平2000公斤/畝以下,秋季氮肥(N)5—8公斤/畝,磷肥(P2O5)3—5公斤/畝,鉀肥(K2O)6—10公斤/畝。
(3)采用生草栽培,以草養園,以草控草。種植的間作物應為與桃樹無共性病蟲害的淺根、短桿植物,以豆科植物和禾本科為宜,適時刈割翻埋于土壤或覆蓋于樹盤。
(4)旺樹應適當控氮,弱樹則可適量增氮,促進恢復樹勢。早熟品種施肥量一般比晚熟品種少15%—30%。受前期逆境影響、減產幅度較大的果園,適當降低氮肥用量,增加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料噴施次數,控制營養生長、穩定樹勢。
二、香蕉
1.施肥原則
針對香蕉園土壤酸化較重,鈣、鎂、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施肥總量不足與過量施肥并存,施肥時期不合理,有機肥施用少等問題,提出以下施肥原則:
(1)合理增施有機肥,科學配比氮磷鉀化肥。根據生長時期合理分配肥料,適當提早施鉀時間,提高花芽分化期用肥比例,增加鈣鎂肥,補充缺乏的微量元素。有條件的香蕉園,每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土壤理化性質分析,動態調整施肥方案。
(2)整地時可增施石灰等堿性物料中和土壤酸性物質,緩解土壤酸化危害,為作物補充鈣等中微量營養元素。
(3)應用水肥一體化施肥技術。濃度不宜過高,施肥后要注意回水,前期用量少,需勤施、薄施,隨植株生長逐步增大用肥量。施氮肥需少量多次,磷、鉀不易流失,可減少施肥次數。
(4)關注天氣情況,合理排灌。臺風過后應加強水肥管理,根據不同生長期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案。
2.施肥建議
(1)有機肥施用量1000—3000公斤或腐熟畜禽糞用量3—5方/畝。
(2)根據定值時間合理確定秋季施肥用量。香蕉苗定植成活后至花芽分化前,施入約占總肥料量20%的氮肥、50%的磷肥和20%的鉀肥;在花芽分化期前至抽蕾前施入約占總施肥量45%的氮肥、30%的磷肥和50%的鉀肥;在抽蕾后施入35%的氮肥、20%的磷肥和30%鉀肥。
(3)畝產5000公斤以上的蕉園全年氮肥(N)16—18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21—24公斤/畝。畝產3000—5000公斤的蕉園,全年氮肥(N)11—16公斤/畝,磷肥(P2O5)2—3公斤/畝,鉀肥(K2O)15—21公斤/畝。畝產3000公斤以下的蕉園,全年氮肥(N)6—10公斤/畝,磷肥(P2O5)1—1.5公斤/畝,鉀肥(K2O)9—15公斤/畝。宿根蕉(二代蕉)全年施肥量相應減少20%—30%。
(4)根據土壤酸度,施用石灰40—80公斤/畝、硫酸鎂25—30公斤/畝,與有機肥混勻后施用。缺硼、鋅的蕉園,施用硼砂0.3—0.5公斤/畝、七水硫酸鋅0.8—1公斤/畝。
(5)關注臺風、強降雨等異常天氣,提前做好排水防澇、培土防風工作,合理增施有機肥和磷、鉀肥,增強植株抗倒伏和耐澇能力。處于營養生長期以及葉片破損、部分根系裸露的受輕中度臺風災害的蕉園,適當噴施尿素等氮肥;孕蕾期和結果期側重磷鉀肥,樹體適當恢復后建議增施有機水溶肥,配合低濃度鉀肥、鈣肥;完全折斷或連根拔起的蕉園,建議重新建園。
三、北方葡萄
1.施肥原則
針對北方葡萄園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氮磷鉀養分比例不協調、土壤大量養分累積量過大、中微量元素普遍缺乏、葡萄整體品質偏低等問題,提出以下施肥原則:
(1)早施、施足秋季底肥,重視有機肥料施用。依據土壤肥力、品種特性和產量水平,合理調控氮磷鉀肥施用數量。根據生育期養分需求特點合理分配基追肥比例,視葡萄品種、長勢、氣候等因素調整施肥計劃。
(2)控制產量水平。適宜減少氮肥的用量,補充鉀肥用量,做到按需精準施肥。
(3)土壤酸化較強果園,適量施用石灰、鈣鎂磷肥。有針對性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預防生理性病害。
(4)秋季,氮肥用量占全年總量的40%—60%,早、中熟品種用量建議提高10個百分點;磷、鉀肥用量占全年總量的20%—30%;氮磷鉀比例按照2:2:1施入。
2.施肥建議
(1)在葡萄落葉前施肥,一般在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晚熟品種可在采收結束時立即施用。可溝施或條施,深度40厘米左右。化肥與有機肥混勻后一起施入施用。有機肥用量500—1000公斤或農家肥2—4方,根據土壤肥力和產量情況增減。
(2)畝產2000公斤以上的果園,秋季氮肥(N)5—6公斤/畝,磷肥(P2O5)5—6公斤/畝,鉀肥(K2O)3—4公斤/畝;畝產1500—2000公斤的果園,秋季氮肥(N)4—7公斤/畝,磷肥(P2O5)4—5公斤/畝,鉀肥(K2O)2—3公斤/畝;秋季畝產1500公斤以下的果園,氮肥(N)4—5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2—3公斤/畝。
(3)硼、鋅、鎂和鈣缺乏的果園,相應施用硼砂1—2公斤/畝、硫酸鋅1—1.5公斤/畝、硫酸鉀鎂肥5—10公斤/畝、過磷酸鈣50公斤/畝左右。
(4)秋季葉片光合能力仍較強的品種可及時通過葉面噴施0.3%—0.5%尿素溶液、0.2%—0.3%磷酸二氫鉀溶液,每10天左右噴施一次,連續噴施2至4次,以補充葉片所需營養,增強葉片抗性并延緩早衰,促進枝條養分積累。
(5)對于樹勢較弱的葡萄樹,及時補充尿素等氮肥,一般按每畝10公斤尿素的標準施入,待樹勢恢復后再施入其它肥料。對于樹勢較好的葡萄樹,可將采后肥與秋施基肥一起進行,在施基肥時加入一定量的過磷酸鈣。
四、設施草莓
1.施肥原則
針對設施草莓施肥量大、土壤次生鹽漬化,連作障礙問題普遍,病蟲害較嚴重等問題,提出以下施肥原則:
(1)重視菌肥、微生物菌劑、優質有機肥的施用,堆肥應確保腐熟完全,緩解連作障礙問題。
(2)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少施或不施化肥,減少鹽分對根系發育的影響。
(3)定植緩苗期,以促根生長為主,推薦施用腐殖酸、海藻酸、氨基酸等功能性有機肥料、也可配合生物刺激素、促生根類植物生長調節劑共同使用。
(4)進入營養生長期后,遵循少量多次施肥原則,適量補充氮磷鉀化肥。推薦使用水肥一體化設施進行灌溉施肥。
2.施肥建議
(1)整地前,畝施腐熟堆肥2—3方或優質商品有機肥500—800公斤,菌肥200公斤或微生物菌劑,配合旋耕均勻施入。
(2)秋季在草莓進入營養生長期后開始施用氮磷鉀大量元素肥料。整個時期,氮肥占全年施用量的40%,磷肥占40%,鉀肥占30%。畝產2000公斤以上,全年氮肥(N)18—20公斤/畝,磷肥(P2O5)10—12公斤/畝,鉀肥(K2O)15—20公斤/畝;畝產1500—2000公斤,全年氮肥(N)15—18公斤/畝,磷肥(P2O5)8—10公斤/畝,鉀肥(K2O)12—15公斤/畝;畝產1500公斤以下,全年氮肥(N)13—16公斤/畝,磷肥(P2O5)5—8公斤/畝,鉀肥(K2O)10—12公斤/畝。
(3)鈣、鋅、硼缺乏較為嚴重的設施土壤,可在整地前每畝撒施50—100公斤生石灰、1公斤七水硫酸鋅、1公斤硼砂,與有機肥一起配合旋耕均勻施入。
(4)追肥宜采用水肥一體化施肥方式(膜下滴灌)進行施肥,建議選擇硝酸銨鈣、硝酸銨鈣鎂、硝酸鉀、磷酸二氫鉀、磷酸一銨、尿素等水溶性較好的肥料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