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喜光,每年生長過程中需進行兩三次適度修剪,以解決樹體通風透光問題,促進枝勢協調發展。尤其當秋梢過長后,秋季帶葉修剪的重要性更為突出。桃樹秋剪需遵循“三剪三不剪”原則,具體操作如下:
強旺樹造成光照惡化要剪。強旺桃樹易因枝條過密導致光照惡化,需重點剪去影響光照的大枝、徒長枝,遵循“疏密留稀”原則,同時疏除已結過果的老枝,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
上強下弱樹要剪。針對上部枝條過旺、下部枝條衰弱的桃樹,需疏除“打傘枝”“蓋帽枝”(即上部遮擋中下部光照的旺長枝),解決中下部枝條的光照問題,讓結果枝充分見光,促使中下部弱枝復壯,同時削弱頂端優勢,平衡樹勢。
中下部矛盾枝太多要剪。桃樹主枝數量不宜過多,若主枝過量,會擠壓結果枝的生長空間,導致結果枝發育不良、數量減少,還易造成光照惡化,引發結果枝枯死、花芽癟瘦等問題。通常桃樹主枝保留3—4個為宜,若數量過多,可一次性疏除多余主枝,減少枝條矛盾。
弱樹基本不剪。弱樹生長勢弱,一般不會出現光照惡化問題。若與強旺樹采用相同的修剪方式,反而會進一步削弱樹勢(修剪在生長階段會對樹體產生一定削弱作用),導致弱樹長勢更差,因此弱樹秋季基本不進行修剪。
化控合理不秋剪。部分桃樹雖樹體整體強壯,但通過合理的化學調控后,秋梢萌發少、長勢弱,未對樹體通風透光造成影響,這類桃樹無需進行秋季修剪。
達到通風透光的不剪。若桃樹樹勢上下平衡,枝條分布均勻,單株樹體與全園群體的生長狀態協調,已能滿足通風透光需求,則無需額外修剪,避免過度操作影響樹體正常生長。
(楊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