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安徽合肥廬江縣人民政府與合肥市鄉村振興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正式簽訂江淮種業產業園建設戰略合作協議,該產業園擬投資30億元,規劃占地2萬畝,其中核心研發區域達300畝。
近些年,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在全國多地開花,成為推動種業振興、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抓手。各地種業產業園近況如何?一起來看看!
01
擬投資30億元
打造現代化種業標桿園區
近日,安徽合肥廬江縣人民政府與合肥市鄉村振興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正式簽訂江淮種業產業園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將依托廬江科技創新優勢與本地種業企業產業基礎全力打造“百企聚合、百億產值”的現代化種業標桿園區。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現代種業是保障糧食安全、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科技支撐。該產業園擬投資30億元,規劃占地2萬畝,其中核心研發區域達300畝。廬江縣主要負責人表示,此次簽訂江淮種業產業園建設戰略合作協議,既是省、市、縣協同打造“種業強省”的重要一環,也是企地攜手推動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作為傳統農業大縣,廬江縣為種業發展筑牢了堅實根基,全縣耕地面積161萬畝,糧棉油常年種植面積超250萬畝。先后承擔全國農技推廣中心水稻綠色高產攻關創建示范項目等12個重點項目,2022年綠色高產高效示范片實產驗收最高畝產達1148.2公斤,刷新長江下游水稻單產紀錄。值得一提的是,安徽農業大學新校區正在廬江加速建設,未來將為江淮種業產業園提供穩定的人才儲備與技術支撐。


廬江縣主要負責人表示,在江淮種業產業園建設與運營全過程中,將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完善政策配套,確保項目早開工、快建設、快見效。
未來,廬江縣將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原則,以項目合作為紐帶,深耕現代種業與鄉村產業領域,持續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新模式。
02
各地優勢種業產業園
推進種業振興重要抓手
自2017年首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在全國多地開花,成為推動種業振興、轉變農業增長方式、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抓手。
天府現代種業園已初步構建以水稻、油菜為主,蔬菜、畜禽為補充的大種業發展格局,2.1平方公里總部區基本成形,93平方公里種業生產示范區規模成勢。圍繞“立足西南、輻射全國”戰略目標,建成國家品種測試西南分中心、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庫等高能級平臺7個,打造10萬平方米科創空間,引進種業及關聯企業30家,國內領軍院士(專家)團隊12個、人才107名,舉辦天府國際種博會等專業展會34次,培育“天府黑豬”等新品種83個。

三亞市崖州區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通過促進產業融合,創新體制機制,構建起優異種質資源創制、新品種培育鑒定、良種繁育生產、科技成果轉化協同發展的南繁種業體系。特別是把CRO機制即合同模式引入南繁育制種領域,打造育種制種從播種到收獲,再到成果轉化由第三方機構來負責的全鏈條服務,探索育制種各環節分工協同高效的新路徑。

中原農谷種業科技產業園是中原農谷建設中重要的板塊之一,總建筑面積約14萬平方米。項目結合種業產業特點及需求將實現以科研為基礎、以企業孵化為支撐、以展示為窗口、以推廣為核心、以公共服務為保障的五大功能,高質量推進中原農谷建設,打造農業種業創新高地,建成國內一流的種業創新平臺.項目建成后將以平原示范區良好的育種產業為基礎建設種業科技產業園區,引進優質種業企業,搭建種業交易和成果轉化平臺,促進當地優勢農業產業與企業優勢科技資源有機結合,實現與利共贏、共同發展,推動”“中原農谷”發展和鄉村振興,對打造河南省種業技術創新和示范高地,推動農業高質量快速發展具有引領和帶動作用。
肅州區國家現代農業(種業)產業園是2020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認定的以發展種業為主的“國字號”產業園,是匯聚種子“研發、生產、加工、物流、營銷、推廣、科普、培訓、博覽、旅游”十大功能于一體的國家優勢特色種業示范園區。園區共引進培育種子企業150多家,常年穩定制種面積40萬畝以上,年產各類種子1.2億公斤以上,產值30億元以上,是全國最大的蔬菜花卉制種基地、對外貿易制種基地。

隆平生物種業產業園是長沙·中國隆平芯谷核心平臺之一,目前項目二期建設已完成,預計今年年底全部完工。產業園一期和二期已成功引進綠葉生物、中科基因等130多家企業,涵蓋生物育種、檢驗檢測等多個領域。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將建立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平臺10個以上,匯集高端人才300人以上,引進生物類種業、醫藥健康、數字經濟、環保、新材料等相關產業鏈企業800家以上,年產值有望突破300億元。”隆平生物種業產業園正以其強大的集聚效應和創新活力,加速構建生物種業創新高地。
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國家現代產業園在國有軍墾農場江蘇泰州紅旗良種場發展基礎上建設,水稻種業制種已有40多年歷史,目前自主選育品種39個、合作選育9個。作為全國種子質量安全示范區,良種年銷售5.12億元,其中雜交水稻種子出口占全國15%,居全省第一。
來源|綜合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