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發展現代種業是保障糧食安全、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近年來,海寧市立足本地優勢,大力推動制(繁)種產業發展,通過政策扶持、科技賦能和產業鏈融合,擴大制種規模,提升種子繁育水平,目前我市糧油制(繁)種面積發展至2.5萬余畝,并創下多項“浙江農業之最”紀錄。
一是強化政策引領,激發產業活力。將制種產業作為農業現代化的重點方向,出臺精準扶持政策,充分調動企業、農戶積極性。實施訂單良種獎勵政策,對按合同交售水稻、小麥良種的農戶給予獎勵,每百斤常規水稻種子獎勵30元、每百斤雜交水稻種子獎勵100元,每畝最高不超過300元;每百斤小麥種子獎勵30元,每畝最高不超過150元。簽訂制種保底訂單,鼓勵制種企業與農戶簽訂保底收購協議,讓農民種得放心、賣得安心,帶動增收效果顯著。探索制種保險機制,積極探索和構建“政策+金融+保險”保障體系,提升行業抗風險能力,保障農戶制種收入。
二是堅持科技賦能,提升核心競爭力。注重產學研協同創新,推動良種選育和高效繁育技術落地。構建三級技術體系,聯動省農科院、嘉興市農科院、海寧市農作站,組建專家團隊,提供精準技術指導。加快品種更新迭代,每年引進水稻、小麥、油菜新品種超百個,積極開展制種高產攻關,其中雜交油菜“浙油雜1403”創攻關田畝產、百畝方平均畝產2項“浙江農業之最”紀錄。強化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支持和培育優勢制種基地建設,開展制種農機農藝融合試驗,提升良種保障供應能力,目前全市已成功創建省級農作物良種繁育基地3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