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稻浪遍地黃,制種豐收正當時。日前,海寧市近萬畝雜交稻制種田迎來集中收割。收割機的轟鳴聲在田間回蕩,運輸車往來穿梭,農戶們臉上洋溢著忙碌而喜悅的笑容,共同勾勒出一幅生動的豐收圖景。
在海寧市馬橋街道現代化農事服務中心南側的制種田邊,三臺收割機開足馬力作業,短短幾個來回,整片制種田便已收割完畢。“我今年制種了440畝田,前期長時間的高溫對產量確實有一定影響。不過,有保底收購政策,心里就比較踏實。”談到收成,制種大戶徐濟良欣慰地介紹到。
據了解,今年雜交稻制種田的收割預計將持續五天。收割后的稻谷將直接運往第三方烘干中心進行烘干,隨后通過轄區內即將建成的水稻良種繁育基地倉儲加工項目,進行種子的精選、包裝和銷售。雜交稻制種從收割到精選、包裝,已實現全程機械化,為大戶帶來了不少便利。
近年來,海寧市充分發揮本地優勢,大力推動制種產業高質量發展。通過政策引導、科技賦能與產業鏈融合,全市持續擴大制種規模,提升繁育水平。截至目前,海寧市糧油制(繁)種面積已擴大至2.5萬余畝,其中雜交水稻制種面積近1萬畝,讓農田中的水稻結出“金種子”,成為帶動農戶增收致富、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