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農技中心組織全國花生生產技術會商,調度當前苗情長勢,分析有利不利因素,提出下一步田間管理技術措施。農業農村部花生專家指導組及主產省區農技部門技術骨干參加會商。
會商指出,目前,全國春花生處于莢果充實期和飽果成熟期,夏花生處于下針結莢期,除個別地塊受旱,總體長勢較好。分區域看,華南春花生收獲結束,多地已開始播種秋植花生。長江流域春播花生處于莢果充實期和飽果成熟期,早播地膜花生開始收獲;夏播花生處于下針結莢期,平均株高35厘米,比去年略低;主莖節數9個,主莖復葉數平均14片,分枝數8條,與去年基本持平。黃淮海春播花生處于莢果充實期,夏播花生處于下針期,平均株高30厘米,主莖節數6.5個,比去年略低;主莖復葉數8片,比去年略少。東北春花生處于下針期,平均株高30厘米,比去年略低;主莖節數6.5個,主莖復葉數平均12,分枝數9個,均少于去年。
會商分析,進入7月以來,氣候環境整體利好。華南產區土壤墑情良好,利于秋花生播種出苗,但高溫高濕不利于春花生晾曬。長江流域產區總體降雨充分,利于莢果膨大充實,但部分丘陵地塊旱情嚴重,不利于春花生的后期成熟。黃淮海產區的河北、山東和河南大部分降水正常,但豫南等部分地區嚴重干旱,個別田塊減產嚴重。東北產區降雨接近常年,利于花生生長,但有短時強降雨、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易導致田間積水和花生倒伏,部分地塊病害發生偏重。
下一步,各地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因地因時因苗強化后期田間管理,全力保障花生豐產豐收。華南產區應注意通過“改進收獲方式、避免收曬損傷”等措施降低黃曲霉污染風險;根據天氣預報適期播種秋花生,注意除草、追肥、防病。長江流域產區應重點關注高溫干旱天氣,遇旱及時灌溉,夏花生要重點開展“施肥促長、適時控旺、排水防病”等,春花生應搶抓晴好天氣及時收獲晾曬。黃淮產區應重點開展“防旱排澇、促弱控旺、防治病蟲”等田間管理。東北產區應重點開展“追肥強株、一噴多防、排澇防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