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祁陽38.5萬畝早稻開始開鐮收割,當地通過集中推廣良種良法高產技術,整建制推進單產提升行動,早稻高產攻關田平均畝產達611.75公斤,較去年增長10.29%。
在祁陽市肖家鎮萬畝雙季稻示范片,早稻田里鋪展金色畫卷,稻穗顆粒飽滿,豐收的喜悅在稻香中彌漫,農戶搶抓晴好天氣開鐮收割。兩臺大型收割機駛入稻田,鋒利的割刀經過,飽滿的稻穗被收割機整齊“吞入”,稻谷經過脫粒轉運到運輸車上,秸稈立即粉碎還田,成為晚稻天然的生物肥料,全程機械化“雙搶”無縫銜接,為晚稻插秧爭分奪秒搶出農時。
祁陽市肖家鎮牛頭灣村種糧大戶劉定付:“我今年種了500多畝早稻,現在開始全部收割了,因為天氣好,雨水好,水稻長勢也好,稻穗飽滿,平均畝產增產110斤以上,今年每畝增收130多元。”
今年,祁陽被納入全國2025年水稻單產提升整縣制推進縣,全市布局5個萬畝高產片、14個千畝示范方及41個百畝攻關田,大力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實現“耕、種、管、收、烘”一站式作業,同時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全面推進落實水稻單產整建制提升,有效提高糧食附加值,增加村民種糧收入。
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祁陽綜合試驗站站長、中國農業科學院祁陽紅壤實驗站副站長李冬初:“我們主要通過水稻合理密植技術,田間的智慧農業,后期根據田間長勢,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一促多噴’等技術,同時配合我們紅壤站長年在這里種植紫云英綠肥來維持土壤稻田的地力,這些措施,初步來看我們水稻長勢好,能夠保障祁陽市(水稻)單產達到預期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