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在崇陽縣白霓鎮三溪村集中連片的現代化農田里,農用無人機引擎轟鳴,沿著精準規劃的路線穩步推進,將飽滿的稻種均勻播撒進肥沃的土壤。短短兩天,千畝良田就完成播種。
利用無人機播種,村民只需將處理好的種子倒入播種機種箱,無人機機手在智能導航系統的指引下即可輕松駕馭。依托北斗定位與自動控制系統,播種可實現行距、株距的厘米級精準把控,播種深度均勻一致。
三溪村田塊如“碎豆腐”,最大地塊不足5畝,大型農機進田要“跨溝越坎”。近年來,村“兩委”依托高標準農田建設,整合出千畝優質耕地,田埂變機耕道,溝渠連灌溉網,為機械化作業鋪就“舞臺”。通過引入“土地托管+專業農機合作社”的服務新模式,大力發展全程機械化種植,實現規模化、科技化生產。
“這千畝田地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站在田埂上,三溪村黨支部書記饒冠軍算起了明白賬:“過去人工撒播,一畝地少說也得大半天,千畝地耗費人工難以計數。現在無人機精播,兩臺機器兩天內就能全部搞定!人工成本省了七成以上,播種質量更是質的飛躍,為豐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崇陽縣白霓鎮積極推動農業生產方式轉型升級,以三溪村千畝機械化示范田為標桿,推廣“村集體組織+專業化服務組織+農戶”的土地托管模式。從農機翻耕土地、無人機精準播種,到大型聯合收獲,科技已貫穿糧食生產全鏈條。
(選自 湖北日報客戶端崇陽頻道 作者 鄒輝 丁祚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