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陜北馬鈴薯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06-27  來源:農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劉英 李曉榮 馬麗娜  瀏覽次數:334
 

一、技術概述

      陜北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低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十年九旱,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沙土地質疏松,是馬鈴薯的最佳種植區。該技術以水肥一體化為核心,實現水肥精準調控,能夠大幅度地減少灌溉量、施肥量,避免了資源的浪費,節約了人力成本的投入。采用該技術,中早熟品種產量3500千克/畝,晚熟品種產量4000千克/畝。該技術模式適用于陜北及同類生態區域有灌溉水源的馬鈴薯種植區域。

      二、整地播種與管道鋪設

      (一)精細整地

      前茬作物以禾谷類、豆科作物為宜,不得連作,也不得選擇茄科作物和根莖類作物。選擇地勢平坦、集中連片地塊,清潔田園,結合機械深耕撒施或深施基肥、毒餌(每畝用50%辛硫磷乳油50克,拌炒熟的麩皮或谷子5千克,或用3%辛硫磷顆粒劑1千克拌20千克細土,撒施于土壤中),深翻30厘米以上,隨即耙耱收墑。

      (二)科學播種

      1.選用良種

      選用符合脫毒一級種以上的種薯,品種選擇冀張薯12號、隴薯7號、希森6號、青薯9號、露辛達、實驗一號等。

      2.催芽拌種

      播前15天進行晾種、催芽。種薯切塊時利用頂芽優勢并切成方形減少傷口面積,保證每個薯塊上有1~2個芽眼,切刀用75%的酒精消毒,單塊重30~45克;每10000千克切塊,用滑石粉100千克,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3千克,6%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3千克拌種。

      3.播種

      適宜播期為4月中下旬到5月上中旬,當10厘米土壤溫度穩定在10℃時即可播種。用機械一次性完成起壟、播種、鋪滴灌帶等工作。

      (三)管道鋪設

      水泵宜采用潛水泵和恒壓變頻控制裝置;施肥罐宜選用壓差式施肥罐。水源一級過濾宜選用離心式和篩網式過濾器組合過濾,施肥罐出口二級過濾宜采用120~200目疊片式或篩網式過濾器。

      主管埋在地下,埋深結合土壤凍層深度、地面荷載確定。主管宜采用PE和PVC塑料給水管,管徑50毫米,壁厚3毫米。支管鋪在地面,與田間作業方面垂直,宜采用PE管,壁厚2.0~2.5毫米,管徑32毫米,管材應符合GB/T13663.2的規定。滴灌帶與畦長相同,壁厚0.2~0.4毫米,內徑10~16毫米,滴水孔間距20~30厘米。

      (四)科學增密

      壟距90厘米,株距21~24厘米,播種深度10~15厘米,留苗3000~3500株/畝。

      三、水肥管理

      (一)大量元素配肥

      方案一:根據不同土壤類型,確定化肥以尿素、磷酸二銨、硫酸鉀為基肥,尿素、磷酸一銨、硝酸鉀為追肥的配肥方案,詳見下表。

      方案二:根據不同土壤類型,確定化肥以尿素、磷酸一銨、氯化鉀為基肥,尿素、磷酸一銨、硝酸鉀為追肥的配肥方案,詳見下表。

      方案三:根據不同土壤類型,確定化肥以馬鈴薯專用肥(高鉀低氮,N~P?O?~K?O為12~19~16)為基肥的配肥方案,詳見下表。

      (二)中微量元素配肥

      中微量元素采用因缺補缺施肥策略。土壤缺Mg、缺Zn、缺Fe或缺B,用0.1%~0.3%的硫酸鎂、硫酸鋅、硫酸亞鐵或硼砂根外噴施,一般在苗期和開花期噴霧兩次,每畝用溶液50~70千克。

      (三)灌溉施肥

      追肥根據不同生育階段的需肥規律,將配肥方案一至三確定的用量通過滴灌或噴灌的方式施入,因水施肥、以水促肥,從而達到馬鈴薯水肥一體化應用,灌溉次數、用水量、施肥量參考下表。

      四、化學調控

      如有旺長趨勢的田塊,選用適宜的生長調節劑,兌水后在馬鈴薯地上部莖蔓封壟前進行噴施,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規定劑量使用。

      五、其他配套措施

      (一)病蟲害防治

      馬鈴薯二十八星瓢蟲、蚜蟲等蟲害可選用2.5%溴氰菊酯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進行噴霧防治;馬鈴薯早疫病、馬鈴薯晚疫病等病害可選擇70%丙森鋅可濕性粉劑、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25%嘧菌酯懸浮劑、68.75%氟菌?霜霉威懸浮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等交替使用防治。

      (二)適時收獲

      1.收獲期確定

      9—10月,馬鈴薯地上部大部分枯黃,達到生理成熟。葉色變黃轉枯,塊莖臍部易與匍匐莖脫離,塊莖表皮韌性大,皮層厚,色澤正常時即可進行收獲。

      2.殺秧收獲

      提前7天用殺秧機將薯秧割除,收獲時選擇晴天進行,利用收獲機進行收獲,收獲后塊莖避免暴曬、雨淋和霜凍。

      六、應用案例

      2023年,在靖邊縣東坑鎮建立1300畝智能水肥一體化示范區。示范區比普通滴灌節約人工75%,節水37%,節肥21%,節約電費58%。示范區馬鈴薯平均畝產3300千克,比周邊大田增產595千克,畝投入減少142.5元,畝合計增收951.7元。1300畝馬鈴薯實現純效益255.14萬元。

      作者:陜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劉英 李曉榮,榆林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馬麗娜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