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敖漢旗持續發力,大力推廣“金苗K1”“敖谷8000”這兩個優質谷子品種,并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力求提升敖漢小米的整體品質。數據是實力的見證——2024年,示范區內谷子畝產高達1303斤,一舉刷新內蒙古自治區萬畝谷子片區單產紀錄。這一成績不僅展現了敖漢旗在谷子種植領域的深厚底蘊,更預示著今年在優良品種的引領下,豐收更加有希望。
為守護谷子品質的生命線,敖漢旗近年來深耕科學種植,多管齊下推動農業現代化。標準化種植模式、智能化管理體系與數字化賦能手段相互配合,讓100萬畝谷子種植邁向科學化、現代化,實現增產、降本、增效的多重目標。當地建立起完善的種子繁育基地,搭建谷物全程可追溯體系,從源頭上把控品質;在種植技術層面,堅定有機發展方向,推廣農家肥使用,引領全旗谷子種植戶向高端化邁進,全力擦亮敖漢小米金字招牌。
敖漢旗的谷子種植歷史,猶如一部源遠流長的史詩。2002年,興隆溝遺址考古發掘中,1500多粒碳化谷物標本驚艷問世。經北京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科研機構采用碳-14鑒定,證實這些谷物距今已有8000年歷史。2012年,以粟和黍為代表的敖漢旱作農業系統,成功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第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敖漢旗被世界小米起源與發展國際會議組委會授予“世界小米之鄉”稱號,成為全球小米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據悉,敖漢旗谷子播種面積常年穩定在100萬畝以上。憑借科學種植技術與往年數據對比,預計全年谷子產量仍將超6億斤。
從歷史的厚重積淀到現代科技的創新應用,敖漢旗的百萬畝谷子播種,不僅是一場農業生產的盛會,更是對傳統與現代融合的完美詮釋。在這里,每一粒種子都承載著豐收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