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是指從出苗到拔節這一階段,此階段管理關鍵是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以下是玉米苗期的管理技術:
一、中耕除草
苗期中耕一般進行2 - 3次。第一次在定苗前,深度3 - 5厘米,以松土除草為主。第二次在拔節前,深度可達10厘米左右,促進根系下扎。可結合中耕進行除草,也可使用化學除草劑,如乙草胺、莠去津等,但要注意使用濃度和方法,避免產生藥害。
二、水分管理
玉米苗期需水較少,土壤保持田間持水量的60% - 70%為宜。一般情況下,苗期不澆水,以促進根系下扎,增強抗旱能力。但在干旱地區或遇干旱年份,當幼苗葉片出現卷曲、萎蔫時,應及時澆水。同時,也要注意排水防澇,避免田間積水導致根系缺氧腐爛。
三、施肥管理
基肥充足的情況下,苗期一般可不施氮肥,但對于土壤肥力較差、基肥不足的地塊,可在5 - 6葉期追施提苗肥,以氮肥為主,配合適量的磷、鉀肥,一般每畝施尿素5 - 10公斤、磷酸二銨5公斤、硫酸鉀5公斤。
四、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玉米根腐病、苗枯病等,可選用咯菌腈、精甲霜靈等藥劑拌種預防;發病初期,可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藥劑灌根防治。
蟲害主要有地老虎、蠐螬、蚜蟲等。地老虎、蠐螬可用辛硫磷顆粒劑拌毒土撒施于田間防治;蚜蟲可用吡蟲啉、啶蟲脒等藥劑噴霧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