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范亞旭)近日,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發布《2025年秋糧田間管理技術指導意見》,提出堅持“穩面積、提單產、增總產”工作思路,持續深入推進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強化技術指導,科學防災減災,全面提升秋糧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全省秋糧播種面積穩定在7600萬畝以上、總產達600億斤以上。
在關鍵農時管理方面,《意見》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聚焦選種、播種、田管、收獲等關鍵環節,落實合理密植、“一噴多促”等重要技術措施,分區域、分作物制定技術方案,開展全過程精細化管理,推動大面積均衡增產,確保秋糧單產水平穩步提升。
《意見》指出要因地制宜選種子。玉米大田播種一般選擇穩產宜機的中早熟品種,實施密植滴灌的地塊選擇高產、耐密、抗倒的中穗型品種,豫南、豫東地區選擇抗銹病品種。水稻要選擇食味好、米質優的高產穩產品種。大豆要選擇耐密高產、適應性好、多抗宜機品種,示范推廣高產高油品種。
《意見》提出玉米、大豆在麥收后及時免耕貼茬機械播種,玉米夏播宜在6月上中旬完成,最遲不宜晚于6月20日;大豆播種宜在6月中旬完成,最遲不宜晚于6月25日;豫南一季中稻5月底前插秧,直播稻在保證安全齊穗前提下6月15日前播種,麥茬稻6月20日插秧基本結束。對因災延誤播期的田塊,應及時改種短生育期品種或調整作物種類,確保安全成熟。
為提升秋糧播種質量,《意見》提出各地應大力推廣機械精量播種技術。玉米、大豆實行免耕貼茬種肥異位同播,提倡選用氣吸式或指夾式并具備播種作業智能監測的精量播種機,確保單粒點播、株距均勻;水稻擴大機械插秧應用面積,示范推廣水稻缽苗機插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墑情不足時,采取造墑播種或播后澆“蒙頭水”,確保一播全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