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崔逾瑜、通訊員程泰)5月底,夏收進入尾聲,省油菜辦傳來好消息:高產田塊單產普遍達到250公斤—270公斤,增幅10%以上。作為油菜種植大省,湖北今年油菜產量繼續大幅增加,秘訣就在良種、良法、良機、良田創新融合。
良種貢獻舉足輕重。5月17日,江陵縣油菜田機收測產畝均276公斤,刷新荊州油菜單產紀錄。“中油雜501”被農業農村部列為2024年農業主導品種。今年湖北加快選育推廣一批高產高油新品種,表現亮眼:宜城“華油雜5R”一次性收獲和兩段式收獲畝產分別達到250公斤、268公斤,洪湖“金油雜9號”畝產達254公斤,含油量高達51%。
良法藏在細節中。“冬水是油菜的命,春水是油菜的病。”廂溝、腰溝、圍溝相通,保持與田外排水渠相連……去年秋播以來,我省以三溝通暢等實用技術為切入點,著力提高稻油輪作田塊播種質量,增加成苗率。監利市紐晟凱農機專業合作社采用這種方法,“華油雜50”單粒精量播種單產創新高。
智能農機保障顆粒歸倉。我省農機部門通過改裝收獲機械割臺,引進雜糧收割機型用于油菜一次性聯合收割,損失大大降低。天門市、云夢縣、監利市等油菜主產地迅速推廣該機型。
高標準農田可望旱澇保收。仙桃市建成高標準農田142萬余畝,旱可灌、澇可排。全市種植油菜86萬畝,在耕地輪作、油菜擴種項目區實施油菜統一供種、統一供肥和農機作業社會化服務等模式,保障穩產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