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王臻)為貫徹落實國家種業振興戰略,加快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近日,番茄育種固相基因芯片“京番芯1.0”研發啟動會在北京通州國際種業科技園區舉行。這一項目的啟動,標志著我國在蔬菜分子育種核心工具自主化攻關上邁出關鍵一步。
“京番芯1.0”是我國首個聚焦番茄育種的自主化固相基因芯片技術。芯片將廣泛應用于番茄種質資源精準鑒定、基因組輔助育種及品種保護等育種核心環節,旨在打破長期以來在分子育種領域對進口芯片的技術依賴,破解成本高、數據主權受制等“卡脖子”難題。
項目由多家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攻關,涵蓋單堿基核苷酸標記開發、芯片設計、試劑研發及配套掃描儀全鏈條技術體系,將通過整合千余份番茄種質資源,挖掘高鑒別力遺傳位點,打造國產化技術解決方案。據悉,該項目已完成種質資源整合與核心位點測序等關鍵環節,計劃于今年底至明年初推出“京番芯1.0”正式產品。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所長溫常龍表示,“京番芯1.0”具有檢測成本低、準確率高、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三大優勢,是從“育種3.0”邁向“育種4.0”的關鍵工具,有望在推動番茄育種體系升級中發揮重要作用。
會上,北京通州國際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山東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蘇州拉索生物芯片科技有限公司四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國產番茄固相芯片技術攻關邁入實質性階段,多方協同機制同步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