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浙江省農業農村廳、國家水稻育種聯合攻關組聯合主辦的第六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暨國家水稻育種聯合攻關推進會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來自各省農業發展服務中心、種子管理總站負責人、農業農村部有關司屬和直屬單位負責同志及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員共151人參加會議。
本次鑒評會邀請萬建民院士、謝華安院士、胡培松院士等30位知名水稻專家擔任評委,對來自全國各地育種單位的114個優質水稻品種進行鑒評,最終評選出10個粳稻品種和12個秈稻品種為“全國好味稻”品種。我省推薦的“北粳255”、“遼粳433”2個水稻品種榮獲十大“全國好味稻”(粳稻組)獎項。
“北粳255”是沈陽農業大學陳溫福院士團隊徐海課題組培育的粳型常規水稻品種,2024年通過遼寧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生育期161天,株型松散,穗型彎曲,株高111厘米,千粒重25.6克。高抗稻瘟病,米質極佳,主要指標達到部頒優質米1級標準。該品種曾在第八次全國優良食味粳稻品評大賽中榮獲特等獎。
“遼粳433”是遼寧省農科院水稻所選育的高產優質水稻新品種,2015年通過遼寧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生育期168天,屬晚熟品種,穗直立半緊,平均畝產565.8公斤,高抗稻瘟病、稻曲病、條紋葉枯病,抗倒伏能力強,米質達國家二級優質米水平。“遼粳433”已連續四屆獲獎。
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活動是國家水稻育種聯合攻關組打造的開放性行業展示平臺,是深入落實中央種業振興部署,推進國家水稻育種聯合攻關往實里走、往深里走的重要舉措。活動至今舉辦了六屆,已成為國家水稻育種聯合攻關的標志性活動,推介品種代表了全國優質稻品種的最高水平,展現了我國優質稻育種、品種推廣、品牌化和產業鏈打造的最新成果,對于引導水稻育種創新方向、實現水稻優質優價、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了積極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