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三農全媒體中心記者 劉婷婷 趙博)據省氣象臺預告,近日將有強冷空氣影響我省。此次過程降溫幅度大、極端氣溫低,全省大部地區冬小麥出現晚霜凍災害風險較高。
對于即將到來的冬小麥晚霜凍災害風險,農民朋友最關心的就是如何預防、優先采取哪些措施來降低小麥受凍風險?操作的最佳時機和具體要點分別是什么?3月25日,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研究員、河南省科技特派員方保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結合麥田實際提出了分類應對方案。
在冷空氣來臨前,針對不同麥田的“體質差異”,方保停建議分情況預防,一般的麥田這兩天都可以噴施磷酸二氫鉀、蕓苔素內酯等葉面肥,增強小麥抗逆性。對于墑情不足或土壤疏松的麥田,特別是旺長、弱苗田塊,要及時灌溉,減輕凍害風險。
低溫過后,應及時查看幼穗受凍情況,受凍麥田及早灌水、追施速效氮肥促進未受凍部分分蘗生長,并配合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加速植株恢復生長。方保停提醒,莖蘗幼穗凍死率10%~30%麥田,可結合澆水畝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凍死率30%~50%麥田,可畝施尿素7~10公斤。需要注意的是,受凍麥田抗病蟲能力下降,容易發生病蟲害,注意加強病蟲害的監測和防治。
“小麥抗寒能力隨拔節天數遞減,拔節1—5天可耐受-1.5℃低溫、6—10天可耐受-0.5℃低溫、11天后僅能抵抗0℃低溫。”方保停指出,此次降溫最低溫度在0℃以上,且當前多數麥田已完成拔節期灌溉,土壤墑情良好,整體凍害風險可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