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頭茬鮮食玉米播種期較往年提前了15天,收獲期可提前10天左右,種植效益可以提高15%。”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正高級農藝師裴志超介紹,相較往年,今年春播較早,除了天氣回暖外,還得益于三重保障:優質高產、耐寒性的“農科糯336品種”;可有效避開早春低溫、進行搶早播種的深V覆膜播種技術;鮮食玉米專用抗寒調節劑可有效提高玉米抗寒性,抵御“倒春寒”。
今年,北京市將繼續聚焦小麥、玉米等作物,堅持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融合,推動全市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在穩定全年糧食播種面積100萬畝的基礎上,還將調整糧食作物種植結構,增加經濟效益,做好穩產增產增效。此外,今年全市還計劃投入農機具1.3萬臺套,推廣應用智能農機1300余臺套。
在順義區木林鎮前王各莊村的麥田里,穿梭著專家和技術人員忙碌的身影。他們正在現場“把脈問診”,分析苗情、墑情,按照“一地一診斷,一田一處方”指導落實抗旱保苗等春管措施。目前,北京全市約41萬余畝冬小麥正陸續返青,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服務,全力抓好春管。目前蔬菜的春茬育苗生產正處于關鍵期。據不完全統計,1.2億株苗正在陸續定植,需做好溫濕度調控、水肥管理、整地施肥、起壟做畦等相關工作。
精耕細作促春管,農資穩供也是春耕備耕的“壓艙石”。北京市一方面儲備了充足的種子、農藥和化肥等農資,另一方面開展了農作物種子企業監督檢查、農藥質量監測和監督抽查以及對農資生產經營主體進行數字監管與執法等工作,全流程確保春耕生產。截至目前,全市已儲備種子1150萬公斤、農藥410噸以上,農資銷售門店化肥到位量已達到約2.85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