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離播種育秧的日子近了。2月26日,天氣依然寒冷,在岳麓山實驗室的岳麓山種質資源庫里,機器轟鳴。
只見科研人員將種子放入一臺儀器后,儀器內部的抓手將每粒種子放到光下掃描。一旁的電腦上,清晰地出現種子的光譜曲線。
“這臺儀器叫水稻種子活力檢測分選儀,通俗來講,就是用它給種子‘拍CT’,這樣就能很快判斷出種子是好是壞。”湖南省農科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余應弘介紹。
如何選出好種子?余應弘說,以前必須要等種子發芽后,才能判斷種子是死是活、質量好還是不好,操作繁瑣、效率低。因此,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共同研制了這臺分選儀,目前是全球首臺。
“就好比選拔優等生一樣,通過這臺儀器,就能‘掐尖’選出優質種子。”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農科院黨委書記柏連陽在一旁補充道,種子質量好、發芽率高是第一步,還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農民需求、種植習慣等選擇合適的品種。
柏連陽介紹,一般而言,選種要從產量性狀、經濟效益、早晚稻品種搭配、抗病蟲害性狀4個方面去選擇。比如雙季稻產區,早晚稻的搭配特別重要,因為如果生育期過長,晚稻在9月15日不能安全齊穗的話,很有可能因10月遇到寒露風,影響產量。
“比如,對于湖南雙季稻產區,可以用裕早1號搭配韶香100。”柏連陽說,早稻品種裕早1號生育期比較短,103天左右,產量也不錯。搭配晚稻品種韶香100,生育期適中,并且米質優,價格也賣得不錯。(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胡盼盼 奉永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