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棚里的韭菜長勢喜人。
近年來,樺南縣雙合村通過打好產業“特色牌”,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實現產業振興有特色、農戶增收有“錢”景。走進樺南縣雙合村越冬韭菜基地,連片的韭菜綠意盎然、生機勃勃,村民們穿梭其間,一邊割韭菜,一邊興致勃勃地討論今年的韭菜價格,豐收的喜悅洋溢在眉梢眼角。
村民關女士在基地務工6年了,她興奮地告訴記者:“這里的韭菜長得又肥又綠,可搶手了,俺們老百姓大冬天還能在家附近賺點錢,別提多美了。”
據介紹,雙合村越冬韭菜基地始建于2017年,占地面積20萬平方米,建有大棚119棟。雙合村充分發揮黨支部示范引領作用,先后成立樺南縣富河韭菜專業種植合作社、樺南縣富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構建融合發展利益聯結機制,帶動周邊8個行政村聯村經營,每年吸引200余人務工,人均增收7000元以上。韭菜采用無公害綠色種植技術,安裝溫控和灌溉系統,施農家肥,營造最為適宜的生長環境,有效保證韭菜口感。現在的雙合村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韭菜村,良好的品質讓這里的韭菜供不應求。
雙合村黨支部將繼續發揮示范園區賦能效應,以棚室越冬韭菜基地為依托,持續培育發展“一村一品”產業布局,在“服務型”上下功夫,以棚室越冬韭菜基地和宅基地改革試點村為依托,輻射帶動裸地韭菜、裸地蔬菜、黏玉米、果蔬經濟等庭院經濟,用“菜籃子”鼓起農民的錢袋子。(文/攝 蘆天賦 方小春 記者 劉大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