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巳如意,生生不息,2025年新春已過,立春已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農業務必是規劃大于實施,人勤春來早, 2025 年,河谷玉米制種產業如何提質增效?如何保住成效再出發?在當前產能過剩已經傳導到了基地,逆勢打造“百億”產業重在規范,標準,體系,重在解放思想,實是求事,且看新疆第一大玉米制種縣在玉米制種產業正在開展的措施,產業穩是提振經濟的有效手段。
一、準入嚴把關,甄選保力量
1.嚴格制種主體準入門檻,要求在區域從事玉米種子生產經營的企業和代繁戶需具備相應生產資質,嚴禁無證或租借生產經營許可證非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2.實施生產備案審查,從事玉米制種的種業企業或代繁公司需在 4 月 1 日前向伊寧縣種子協會報告相關情況,協會協同企業辦理備案審查資料。
3.加強誠信體系建設,每年評定并公布具有合法制種資格的企業名單、授信規模、基地認定情況,嚴禁拿地轉包、倒地行為,禁止拖欠土地流轉費及其他勞務費用,堅持誰制種誰負責原則。
4.強化制種基地管理,由農業農村部門組織建立玉米制種數字化監管平臺,爭取更多項目支持誠信企業,優先保障投資建廠企業在玉米制種核心區的生產面積需求。
二、技能強培訓,服務產業發展
1.各鄉鎮根據本區制種面積對勞務與種植戶的要求,及時建立與抽雄專業隊伍的培訓、用工關系,督促規范制種協議的簽訂,協同做好代繁企業做好合同履行,同時確保用工關系合法穩定,防范勞務訴訟與制種質量風險。
2.人社部門發揮主導作用,統籌規劃和組織協調抽雄專業隊伍的組建工作,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鼓勵農村勞動力參與抽雄作業培訓,保障人力資源穩定。
三、托管強服務,探尋發展路徑
為保障農戶根本利益,推動玉米制種基地 “五化” 建設,構建玉米制種數據云平臺 + 制種企業 + 托管新型主體 + 村集體 + 農戶的產業結構,開展生產托管社會化服務試點。種子協會依據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和規模授信公開公示制度,協同鄉鎮篩選有豐富經驗和良好信譽的農業托管服務公司開展一幫一支持,2025 年形成主要模式,2026 年全面推廣。
四、明確托管經營主體,建立利益分配機制
1.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引導農戶將土地經營權委托給村集體,與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或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再委托給生產服務主體開展經營活動。
2.建立 “基準價格 + 隨畝保效益上下增浮” 的利益聯結機制,幫助實現農戶、村集體經濟與企業的利益穩定長期。
3.由農業農村局實施指導,各鄉鎮成立專門的農業生產大托管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監督管理托管工作的開展,兌現農戶收益和兜底保證,保護農戶切身利益。
五、協會助力,形成共治氛圍
1.加強自身建設,健全法人治理結構,明確協會內部權責分配,設立理事會、監事會等決策與監督機構;突出制度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協會內部管理制度,加強行業自律,制定并推廣玉米制種行業標準和規范。
2.建立數字化監管平臺,構建集數據采集、分析、預警于一體的智能監管平臺,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時監控玉米制種基地生產情況,實現產業數控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3.引領帶動發展,構建產業發展聯盟,聯合玉米制種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科研機構等,共同推動技術創新、市場拓展和品牌建設;積極爭取政府支持,參與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政策,加強與國際同行交流與合作。
六、河谷種業強企代表發言--新疆谷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谷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劍分享了伊犁制種玉米的優勢、劣勢和今后發展的建議。
優勢方面,土地平整連片、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氣候適宜、機械化程度高,制種產量高,種子質量逐年提高,已被內地大種業公司認可。
劣勢在于地處偏遠,運費高,需加強行業重視,從業人員良莠不齊,制種需要更加規范,質量意識較弱,企業缺乏合力。
今后發展建議:建立政府牽頭的聯盟組織,加強重視;加強新技術研發與推廣;根據不同基地特點,發揮優勢,縮小劣勢,大膽創新,形成良性循環,爭取2 - 3年后讓玉米制種發展上百萬畝量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