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土壤的好壞,關系著蔬菜能否安全、健壯地生長。相對來說,早春茬蔬菜換茬時間短,為了幼苗定植后能夠快速緩苗,培育出壯棵,建議菜農定植前深翻疏松土壤,合理施用底肥,為幼苗生長創造適宜的土壤環境。
定植先“體檢”了解土壤養分狀況
蔬菜定植前進行土壤檢測,可以幫助菜農了解土壤養分含量的豐缺情況,從而確定下茬蔬菜總的施肥方向,確定哪種肥料應該多施,哪種肥料要少施,哪種肥料不能施,從而將土壤養分的相關指標調整到適宜指標范圍內,讓植株根系發達,實現蔬菜高產、優質、高效。因此,若條件允許,建議菜農每年給棚室進行一次土壤檢測,根據測土結果進行合理施肥。
想要測土結果真實可靠,菜農可采取多點取樣的方法取土。取土步驟為:大棚內按照“S”或“X”形法,隨機確定15—20個采樣點,且要求采樣點在大棚內均勻分布。取土時先用鐵鍬垂直鏟出深25厘米左右的斷面(注意不要去除表層土壤)。用鐵鍬沿橫斷面取厚度為3厘米左右的土壤,然后從橫斷面上切出寬5—7厘米的土壤,將所有的土樣混合均勻,采取四分法留取一份土壤樣品,丟棄其余三份,直至樣品重量約為1千克左右為止,最后將土壤樣品送至專門的測土機構進行檢測即可。
深翻改土 提高土壤通透性
設施蔬菜栽培中,由于茬口緊密,土壤復種指數高,加之追肥頻繁,土壤板結、鹽漬化現象頻發。如果不進行土壤深翻,犁底層上移,耕作層變淺,每年施入土壤的各種肥料聚集在表層,不但加重土壤鹽漬化程度,而且容易燒根,或者導致根系分布變淺,在冬季更容易受地溫、澆水的影響受傷老化,從而影響植株生長。
而深翻土壤可以大大減輕上述現象。建議菜農使用深翻機深翻土壤,打破原有的犁底層,增加土壤的耕作層深度,將上層板結的表土翻到底層,將一定深度的緊實土層變為疏松細碎的耕層,從而增加土壤孔隙度,增強土壤透氣性。此外,也可采取秸稈還田的措施,將大田作物秸稈用于大棚土壤,其腐解過程中可吸附利用土壤中的礦質元素,同時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透氣性。
如果大棚土壤黏性比較強,除了在蔬菜定植前深翻土壤,最好再結合旋耕機旋耕2—3次,將堅硬、厚重的犁底層打破,使土壤結構得到合理優化,形成虛實并存的土壤結構,利于透水透氣,緩解土壤的板結、黏重現象。
合理施用底肥 土壤養分更充足
底肥是在定植前結合翻地施入土壤中的各類肥料,包括有機肥(商品有機肥或糞肥)、化學肥料(復合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功能型肥料(微生物菌劑、甲殼素、海藻酸類肥料)等。菜農應根據不同土壤養分狀況,確定肥料種類和用量,均勻撒施后進行深翻。
增施有機肥
有機肥是土壤有機質的主要來源,也是土壤養護的主要動力,有機質轉化為腐殖質后可增加土壤團粒結構數量,對養分的轉化吸收和維護土壤理化性狀有良好效果。所以有機肥的量一定要用足,目前有機肥主要分為普通的糞肥和商品有機肥。
冬季蔬菜換茬時,為了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活性,應該優先選擇有機質含量豐富、含氮量較低的糞肥,如羊糞、牛糞等畜類糞肥,配合稻殼、碎秸稈等覆蓋地面,更加適合冬季蔬菜換茬所需。需要注意的是,糞肥施用前一定要充分腐熟。菜農可提前將糞肥放在棚外蓋膜腐熟,或添加糞肥腐熟劑促進腐熟。一般每畝施用腐熟好的糞肥1500千克左右,也可每畝施用發酵好的豆粕500千克、完全腐熟的羊糞2000千克。
有條件的菜農可選用商品有機肥,省去腐熟環節,不僅有機質含量高,且腐熟徹底,無蟲卵、病原菌等有害物質。例如,以甲殼素為主要原料的商品有機肥,不僅能改良土壤,且有利于抑制土傳病害及根結線蟲等,在有機質不足、土壤問題多的棚室建議多施,若與糞肥結合使用時,糞肥的用量要減少。生物有機肥應根據產品的有機質含量和所添加的菌種類型來確定用量,若棚內有機質含量較低,或者蔬菜生長期較長(如種植一大茬蔬菜時),可適當增加用量。
補充有機肥的同時,也要加大補充土壤有益微生物。如微生物肥料,其中的有益微生物菌在其繁殖和代謝過程中,可以降解土壤中殘留的化肥、農藥、重金屬和其他污染物等,并對污染物質進行分解、轉化、固定以及新的無害化合成,把它們分解成低害甚至無害的物質,從而降低土壤污染的程度。微生物肥料施用方法多樣,可底施,也可沖施、噴施。因為菌的含量和種類不同,所以施用量也各不相同,但一定要堅持施用。
化學肥料要全面
底肥中的化學肥料要兼顧養分的全面性和長效性。一般來說,化學肥料主要是氮磷鉀復合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
大量元素氮磷鉀是蔬菜的“主食”,底肥中必不可少。菜農應根據土壤檢測結果選用優質高純度的氮磷鉀三元復合肥,肥料流失少,植株吸收利用率高,具有速效、全溶、環保、高利用率的特點。有的高品質復合肥還添加了螯合態高活性中微量元素,養分更為全面,畝用量25—50千克。
中量元素肥料主要是鈣肥和鎂肥,因鈣肥移動性差,為促進根系吸收,菜農最好選擇有機螯合類肥料,如有機硅鈣鎂,既能補充中微量元素,又能夠調節土壤酸堿度,建議畝用量100千克左右,或者施用鈣鎂磷肥、硝酸鈣等中量元素肥料。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菜農認識到微量元素的重要作用,開始重視補充微量元素肥料,但是由于每個地區的土壤狀況不一樣,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種類差異也很大,菜農要根據當地的土壤狀況和測土結果,合理選擇微量元素肥料,適量施用。一般來說,可適量施用硫酸亞鐵、硫酸鋅、鉬酸銨等肥料,銅、錳等可以從農藥中常用的銅制劑、代森錳鋅等補充,底肥中可以暫時不用。
總的來說,底肥施用后,土壤養分充足且全面,土壤有益菌多,幼苗定植后根系的生長環境好,苗子才能健壯生長、快速緩苗。
(本版內容由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董文蘭參考《北方蔬菜報》、全國農技推廣網等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