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10月份全球食品價格指數。2024年10月平均為127.4點,較9月修訂后的水平上漲2%,創2023年4月以來的最高點。除肉類外,指數中所有商品的報價均出現上漲,其中植物油漲幅最大,達7.3%。與歷史水平相比,10月食品價格指數比去年同期增長5.5%,但仍比2022年3月160.2點的歷史峰值低20.5%。
糧農組織谷物價格指數10月平均為114.4點,較9月上升0.8%,但仍比2023年10月的水平低8.3%。
全球小麥價格連續第二個月上漲,主要反映出對不利天氣條件影響北半球主要出口國冬季作物播種的擔憂,如歐盟、俄羅斯和美國等。此外,俄羅斯重新實行非官方指導底價以及黑海地區日益緊張的局勢也對價格造成了上行壓力。10月份,世界玉米價格繼續保持上漲趨勢,部分原因是巴西國內需求強勁,同時該國部分地區因河流水位過低而面臨運輸挑戰。此外,干旱天氣對阿根廷玉米種植的影響以及對烏克蘭玉米的穩定需求也夯實了玉米價格整體堅挺的基調。其他粗糧方面,世界大麥價格上漲,高粱價格下跌。
糧農組織10月大米價格指數下跌5.6%,反映出秈米報價的下滑,原因是在印度取消對非碎米的出口限制后,出口商之間的競爭預計將會加劇。
糧農組織植物油價格指數10月平均為152.7點,較9月上漲7.3%,創兩年來的新高。
本月的漲幅主要源于棕櫚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報價的上漲。其中,國際棕櫚油價格連續第五個月上漲,主要原因是產量不及預期,且東南亞主要生產國可能出現季節性產量下降的前景,引發市場擔憂。同樣,全球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價格本月也繼續上漲,原因是2024/25年度的產量預測下調,可能影響供應形勢。此外,由于全球需求強勁且其他植物油的供應有限,世界大豆油價格本月亦上漲。
● 玉米收成下降導致2024年全球谷物產量預測小幅下調
聯合國糧農組織對2024年全球谷物產量的最新預報數為28.48億噸,較上一年略有下降(0.4%),但仍為有記錄以來的第二高位。
2024年全球小麥產量預計同比將有所增長,僅次于歷史最高點。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亞洲種植面積增加帶來的產量增長,而有利的天氣也促進了單產水平,抵消了歐洲主要生產國產量預測的大幅下調。預計2024年全球粗糧產量將從2023年的歷史頂點回落,但仍為史上第二高。粗糧產量同比下滑可歸因于全球玉米產量預測的大幅下調,主要原因是產區天氣條件惡劣。大米方面,在利潤前景對生產者的激勵下,2024/25年度的水稻播種面積可能會創歷史新高,從而使得世界大米產量在2023/24年度的良好基礎之上繼續增長0.8%,創下5.389億噸(以碾米計)的最新紀錄。
展望2025年,北半球正在進行冬小麥播種,但小麥價格下滑可能會影響播種面積。美國的播種速度保持在平均水平,但受干旱條件影響的小麥種植區面積比前一年更廣闊。在歐盟,中部和西部地區的暴雨連續第二年阻礙了播種進度,但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的土壤濕度水平在經歷今年早些時候的干燥天氣之后有所改善。在俄羅斯,南部和中部地區降水較少且氣溫高于平均水平,導致播種作業推遲。烏克蘭部分地區也面臨類似挑戰。此外,戰爭持續對該國農業生產造成重大影響。在遠東地區,受有利的價格、政府支持政策和總體有利的天氣條件推動,主要生產國中國和印度2025年小麥種植面積的前景向好。
在南半球國家,2025年粗糧作物的播種正在進行中。在南美洲,早期跡象表明降水不足導致阿根廷的玉米種植面積出現收縮。在巴西,主季玉米作物將在明年種植,目前正在播種的為第一季玉米,但由于競爭作物的前景更好,第一季玉米的種植面積可能會減少。在南非,白玉米價格已趨近歷史最高紀錄,同時干旱天氣條件有所改善,因此2025年玉米種植面積有望增加。此外,2025年天氣條件預計將回歸更濕潤的狀態,這對南部非洲國家的玉米產量前景是利好因素。
2024/25年度世界谷物消費量的最新預測為28.57億噸,較2023/24年度水平增長0.5%。
這主要源自食用消費量的增長預期,特別是大米和小麥。2024/25年度谷物其他用途的消費量也預計會有微幅上漲,而且幾乎都與大米有關。然而,谷物的飼料用量預測略有下調,原因是小麥和大米飼料預計用量的下調幅度超過了粗糧飼料用量的預期增幅。
基于對2024年全球谷物產量和2024/25年度谷物消費量的最新預測,世界谷物庫存量的最新預測為8.89億噸,較期初水平高出0.6%。預計全球大米庫存量增幅最大,其次是粗糧。相比之下,小麥庫存量預計將跌至期初水平之下。根據最新預測,2024/25年度全球谷物庫存量與消費量之比將從2023/24年度的30.9%微調至30.6%,仍接近五至十年來的平均水平。
2024/25年度全球谷物貿易量最新預報數為4.85億噸,較2023/24年度減少3.9%,主要源自全球小麥和粗糧貿易量的預計下調。相比之下,全球大米貿易量預測則有所上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