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024浙江•長江下游水稻新品種大會在嵊州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作物基因資源與育種重點實驗室主任萬建民出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胡培松,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良偉出席活動并講話。中國水稻研究所、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相關領導等出席活動。
本次大會以“品種創新 引領發展”為主題,現場集中展示了來自浙江、上海、江蘇等全國11個省(市)的464個水稻品種,會上發布了水稻推薦品種20個,舉行了長江下游水稻種業科企合作與品種轉讓簽約,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種子管理部門共同簽署了長江下游水稻品種創新推廣合作協議。同時,大會舉辦了“之江論稻”專題活動,萬建民院士圍繞“作物株型改良現狀與挑戰”“重要性狀調控的遺傳基礎”“未來作物主要性狀改良思考”等方面,闡述了我國水稻育種技術進展、發展方向及目標,長江下游“四省一市”青年育種專家圍繞水稻育種創新成果開展了深入交流探討,并進行了水稻品種管理政策法規、機械化制種等專題培訓。
會議指出,水稻新品種大會已連續八年成功舉辦,是展示新品種創制成果的主要平臺、促進各方交流合作的主陣地,也是推動現代種業發展的主要抓手。“十四五”以來,我省錨定現代種業強省、特色品種大省建設目標,不斷推進育種核心技術攻關,育成優質、高產、多抗農業新品種300多個;累計育成國家超級稻品種28個,數量居全國第一,甬優系列、中浙優系列、秀水系列、中(嘉)早系列等一大批標記“浙江符號”的水稻品種走出浙江、走向全國,為推動水稻大面積單產提升提供了優質品種支撐。
會議強調,本次大會有力推動了長江下游地區水稻育種成果轉化和糧食生產高質高效發展,為今后一個時期的水稻科技創新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省將以此次大會為契機,繼續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優質、高產、高效品種選育和推廣應用,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