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靶向真菌幾丁質修飾抑制劑研討會暨成果轉化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以下簡稱“植保所”)與河北中保綠農作物科技有限公司簽約共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這標志著靶向幾丁質相關生物學過程農藥開啟了市場化之路。
此次簽約的靶向真菌幾丁質修飾抑制劑,源于以植保所楊青教授為首席的農藥分子靶標與綠色農藥創制創新團隊的基礎理論的重大創新成果。經過十多年的持續攻關,楊青教授團隊在農業重大病蟲害幾丁質生物合成、組裝、降解與修飾機制的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創新性成果,先后在多家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多篇研究論文,揭示了植物病原菌幾丁質生物代謝過程和靶向抑制機理。這些重大理論突破為靶向病蟲害幾丁質相關的生物學過程、開發人畜安全的綠色農藥奠定了核心基礎。
此次轉化的真菌幾丁質脫乙酰基酶抑制劑具有高效、高生物安全、環境友好等顯著特點,可有效防治多種重大作物真菌病害,是全球首例針對幾丁質生物學過程的原創性生物農藥分子,標志著在農藥領域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完整閉環,成為該領域的成功范例。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師范大學校長錢旭紅表示,楊青教授團隊的這一重要成果,標志著從原始理論創新到農藥產業化的關鍵跨越。一是在農業綠色發展方面,該成果為農藥創制提供了重要的顛覆性新靶標,靶向篩選發現了新農藥分子,是生物化學農藥、植保學科、綠色產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二是從科學研究角度看,楊青團隊潛心十余年開展幾丁質相關生物學研究,實現了靶標開發向農藥分子創制的閉環,為新農藥研究提供了重要范例。三是在產業轉化方面,建議在農藥制造,制劑創新過程中使用更為前沿的綠色生產技術,實現產業升級。
(據《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