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艷玲)近日,四川省成都市出臺《2024年萬畝“噸糧田”高產高效示范區建設項目實施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成都市將在未來一年內建設30個萬畝“噸糧田”高產高效示范區,轉化成熟、可靠的優新技術、品種、機械、模式,實現全市2024年主要糧食作物單產水平較上年提高3公斤/畝以上。
在資金支持上,成都市級財政將按照每個萬畝“噸糧田”高產高效示范區30萬元標準補貼到區(市)縣,總補貼資金900萬元,主要用于優新品種、農用化肥、低毒高效低殘留農藥、防控物資等采購,肥料施用、耕整作業、病蟲統防統治等技術推廣服務,以及農業、科研部門的信息咨詢、技術指導、觀摩培訓及產品質量檢測等。
根據《意見》,成都市將堅持良種示范、良法示范、良機示范、良制示范、減損示范“五個示范”,確保高產高效。發揮當家品種和主推品種對糧食單產、品質和生產效益提升的作用,示范推廣“稻香杯”“魚鳧杯”獲獎水稻品種、耐密高產玉米等優新品種;推動新技術、新模式的轉化應用;全面推廣機耕、機播、機防、機收等全程機械化,針對種植條件不同的區域,實施針對性措施,鞏固和提升西部、北部平原區域機械化水平,推廣適宜于東部丘陵區域“耕、種、管、收”輕簡高效的農業機械;在西部、北部平原區域主導推行稻麥輪作,在東部丘陵區域大力推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和旱地糧食周年輪作模式;提高作物病蟲害監測、防治精準度,推進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以減少作物損失。
《意見》要求“噸糧田”高產高效示范區至少建設1個百畝高產攻關示范點和1個千畝高產示范片,積極響應國家、省級層面的水稻、玉米、小麥等作物高產競賽活動,推介一批新品種、示范一批新模式、打造一批示范方、挖掘一批種植能手、樹立一批高產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