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病原因。造成棗樹生長后期大面積裂果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第一,在紅棗生長發育后期遇到干旱天氣,如果棗園灌溉不及時,無論是棗果果肉細胞和果皮細胞都會停止生長,再遇到降雨,果肉細胞則迅速恢復生長,且生長速度極快,從而使果皮脹裂。
第二,棗果果皮細胞間隙較大,后期特別容易吸收水分,如果后期遇雨,果肉吸水膨脹,就會引發不同程度的裂果現象。干旱后若短時間遇大雨,雨過天晴,果面很快干燥,裂果一般較少;長時間小雨,且雨后果面陰濕結露,則會引起嚴重裂果。另外棗樹生長期間鈣、鉀供應嚴重不足時,棗樹發生后期裂果的現象較嚴重。
防治措施。1.加強田間管理。8月中旬至9月初降雨相對較少,需要及時灌溉,在這一時期澆1-3次水,每次灌溉程度不宜過大,可減少棗園早期裂果,而且遇雨后裂果也不嚴重。
另外,合理修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適當增施一定比例的鈣肥和鉀肥,選栽抗裂品種等措施也可以顯著降低棗樹裂果病的發病率。
2.完善棗糧間作種植模式。種植高稈作物的棗園比種植矮稈作物的棗園裂果少,這是因為秸稈作物在一定范圍內可以減少由日灼引發的早期裂果現象。但種植作物過高,會影響到雨后的通風透光條件,如果后期降雨多就會引發裂果現象。也有調查發現,棗糧間作園較集約栽培棗園裂果輕,集約栽培棗園中耕、保墑好,則棗裂果病的發病程度也比較輕。
3.噴施防止裂果的化學藥劑。從果實膨大期開始噴氨基酸鈣800-1000倍液均可明顯減輕棗樹裂果。從8月上旬開始到9月初連續噴施該藥劑2-3次、每次間隔7天,若噴施2次,建議在8月中旬、9月初各噴施1次。
(據中國農技推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