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南方銹病簡介
南方銹病病害是一個在熱帶和亞熱帶玉米種植地區最常見的病害。流行速度快影響產量嚴重。比普通玉米銹病更危險。這個病害的病原菌在南方沿海地區冬季種植玉米的地區越冬。在一個生長季節長距離隨暖濕氣流從南向北由夏孢子傳播。病原菌侵染后,在葉片上初生褪綠小斑點,很快發展成為黃褐色突起的皰斑,即病原菌夏孢子堆。與普通銹病不同的癥狀特點主要有,夏孢子堆生于葉片正面,數量多,分布密集,很少生于葉片背面。高溫(27℃以上)、多雨、高濕的氣候條件適于南方銹病發生,夏孢子可隨氣流遠距離傳播。如果夏玉米在9月中上旬南方銹病發生到7-9級后植株枯死,會造成嚴重減產。
二、玉米品種對南方銹病抗性分析
近年來在黃淮海地區近乎常年發生,引起了育種者的高度關注,2021年大發生后,2023年再次席卷該區域,河北也未能幸免。目前國內主推品種對南方銹病的抗性普遍不強。高抗銹病品種受到經銷商和種植戶的青睞,銷售形勢一片大好。
2023年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郭寧等統計在2018-2020年黃淮海區427個玉米國審品種中,南方銹病的抗性以高感和感病為主,未發現高抗品種,抗性品種和中抗品種的數量也較少。對2020年黃淮海主栽品種也進行了抗性分析。見下表

可見,我國黃淮海夏玉米區抗南方銹病品種嚴重缺乏。
三、玉米自交系間抗病性有明顯差異:
據陳翠霞等接菌鑒定,78599類自交系抗性較好,如齊319高抗,農系178中抗,瑞德系和黃改系多為高感:如掖478、鄭58血緣的瑞德系、昌7-2血緣的黃改系等高度感病。本人所掌握的美系和歐系材料也大多感病。近幾年國內育種家利用蘇灣熱緣材料創造了許多抗銹材料,并育出了許多高抗南方銹病的品種在黃淮南部和西南地區取得了成功。
河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文娟2013-2015年在廣西南寧和北京昌平對903份玉米種質資源(中國農科院作科所資源庫提供),進行了抗南方銹病的初步鑒定與評價。
結果表明,在903份種質中,8份自交系在廣西南寧和北京昌平均對南方銹病表現高抗(HR);29份材料表現為抗病(R),;中抗種質(MR)100份;感病(S)和高感(HS)種質分別為181和585份。由此可見,玉米資源中高抗南方銹病的種質較為匱乏。抗性較好的材料見下表

國內育種家可以以上對南方銹病具有高抗、抗和中抗的育種資源進行引進利用。
李石初等運用人工接種病原菌的方法,從1218份玉米材料中,篩選出24份對南方銹病表現高抗的材料,如齊319、X178、遼2202、K36等。這些均為上世紀或20年前的老自交系,在現代育種理念下不能直接利用。
2023年駐馬店市農業科學院張軍剛對部分抗源雜種優勢群分類,見下表

以上分類說明在好多類群中,含有抗性基因,育種家可以根據自已的雜優模式進行骨干系的改良利用,早日培育出抗南方銹病的突破性新品種。
四、推薦幾個抗銹材料
(1)VK22-4:沃玉3號父本,來源于VG187-4*k22。高抗南方銹病,河北還育成了許多抗南方銹病的品種,國內其它育種單位也在利用中。
(2)浚M9:高抗南方銹病,浚M9及其改良系選育的品種對南方銹病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浚單509、浚單3136、浚單996對南方銹病表現抗(R),永優618對南方銹病表現中抗(MR)。2015年和2021年河南省南方銹病大爆發年份,浚M9及其改良系組配的組合或選育的品種,對南方銹病表現出較強的抗性,平均抗性表現為抗(R),豐產和穩產性較其他品種突出。浚M9是組配品種抗南方銹病的基因來源。
(3)齊319:屬于P78599類血緣,是國內育種家公認的抗銹材料,該自交系還是莖腐病、粗縮病的良好抗源。建議大家充分利用,并且不存在侵權風險。
(4)中農大678雙親C229\C783
中農大678參加國家區試的抗病鑒定為中抗南方銹病,其雙親也均為中抗,可以和育種單位自有的中抗骨干系雜交改良。
(5)先玉1466父本PH1T8W
該自交系為X系,偏父本方向,抗南方銹病,可作為改良的基礎材料。
蠡玉16號母本953
953以外引雜交種78698為基礎材料自交選育而成,出籽率高,抗南方銹病,以953為母本育成的蠡玉16在黃淮南片和西南地區表現突出。可做為SS類材料的改良。
五、改良過程中注意的問題
以上育種材料大多為相關育種單位所保護,若直接利用,必須取得授權,否則可以產生侵權。所以不便直接利用的情況下,就要進行改良利用。
(1)技術手段:常規技術手段用的最多的是回交轉育,即用抗源材料和自已的骨干親本雜交后再回交轉育。這種常規技術對于單基因控制的性狀導入,效果特別明顯。一般在回交2-3代后,開始自交選系,選擇目標單株,中后期田間接種南方銹病的菌株,選擇抗性好的單株,借助分子手段檢測準確性更高。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后代分離群體數量要大,一般300株以上,不然抗銹基因很容易丟失。
(2)做改良組配的基礎材料以群內為主
如SS類骨干材料用含抗性基因的SS抗源材料進行改良,NSS用NSS抗源材料改良,得到材料純合快,便于利用和測配。
(3)熟期的考慮
目前,玉米南方銹病的抗源材料多為晚熟品種,為了適宜機械化、脫水快、耐密植等最新育種目標,要考慮組配基礎材料的熟期上以中熟*晚熟為主,避免晚*晚的搭配。
(4)不同區域抗性的掌握
黃淮海玉米區是我國最大玉產區,南北的氣候還是有差異的,玉米南方銹病在黃淮南片的發生偏重,頻次也更高,育種目標應以高抗和抗為主;在黃淮北片的發生偏輕,頻次也較少,育種目標應以抗和中抗為主;在材料的創制、新組合的篩選和品種的布局上要區別對待。
以上是本人搜集到的玉米南方銹病相關資料,及自已的淺顯理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