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全面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雙方就水稻抗螟蟲基因及新種質、多抗高產小麥新品種中麥801簽署技術成果轉讓合同,入門許可費分別為1100萬元和300萬元,并結合產業化提成,深度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雙方將圍繞農業高質量綠色發展、種業振興戰略要求,在科技創新合作、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研究生聯合培養、國際交流合作、科研項目聯合申報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



根據協議,徐建龍研究員團隊自主研發的水稻內源抗螟蟲新基因以及相關新種質等抗螟蟲水稻技術成果,以獨占許可的方式授權給隆平高科。此次合作,依托隆平高科領先的水稻商業化育種體系,預期將培育出一系列非轉基因的抗螟蟲優良水稻新品種,不僅可有效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保護生態環境,同時將大幅度提高農民的種植效益,推動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此次達成合作開發的多抗高產小麥品種中麥801,是由馬有志研究員團隊選育的新品種,實現了抗病、抗倒與高產的良好結合,在黃淮南片冬麥區有重大推廣價值。隆平高科在約定區域內享有該品種的獨家使用權,并將通過做好品種產業化工作努力實現其社會經濟效益。同時,中麥801的授權,也將進一步豐富隆平高科的小麥產品線,為進一步做大做強隆平高科小麥產業奠定基礎。
長期以來,隆平高科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保持著緊密合作。目前雙方合作開發的優質高產小麥品種中麥578和高產廣適玉米品種中玉303正在產業中發揮積極作用。2024年,中麥578的萬畝示范區實打畝產超700公斤,年推廣面積已超900萬畝,中玉303年推廣面積超400萬畝,在小麥、玉米大面積單產提升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本次簽約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糧食和種業安全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持續落實中信集團“踐行國家戰略,助力民族復興”使命要求的重要舉措。根據協議,未來雙方還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聚焦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關鍵核心技術研究、科技成果產業化等科技創新全鏈條,以市場為導向,以合作項目為抓手,打造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科技創新高地、人才集聚高地、成果轉化高地、融合發展高地,成為全國種業科技創新的引領者、種業市場發展的領跑者,助力推進我國現代種業發展和農業強國建設。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葉玉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原副院長萬建民,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科所所長周文彬、黨委書記劉錄祥、副所長王文生,以及資深首席、研究員馬有志、徐建龍;中信農業總經理、隆平高科董事長劉志勇,隆平高科副總裁、水稻首席專家、種業科學院院長楊遠柱,黨委委員、科研管理部總經理楊廣,華皖種業總經理胡建合,種業科學院副院長王凱等出席簽約儀式。
會上,抗螟蟲水稻技術成果研發團隊負責人徐建龍研究員、多抗高產小麥品種中麥801團隊負責人馬有志研究員分別介紹了相關科研成果,楊遠柱和胡建合分別介紹了隆平高科水稻和小麥品種研發和推廣情況。
來源丨中國農科院作科所、隆平高科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