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麥抗條銹病育種研討會暨蘭天系列多抗小麥新品種(系)現場觀摩會在清水縣召開。記者從會議上獲悉,由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清水試驗站培育出的蘭天36號畝產714.3公斤,創造了旱地小麥高產新紀錄。
本次研討會上,邀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康振生教授等專家,分別從小麥條銹病綜合防治、種質資源鑒定與創新利用、提高作物自身免疫力、小麥持久抗條銹病設計育種、蘭天系列小麥品種的育成及應用等方面,分享了最前沿的學科動態和最新科研成果,為小麥抗條銹育種和小麥綠色化發展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清水縣氣候、土壤條件非常適宜小麥生長,去年以來,將小麥育種作為全縣農業重點產業,建成小麥良繁基地5萬畝,為“蘭天”系列品種的大范圍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為進一步深化院地交流合作,推動清水縣小麥產業化、市場化、品牌化發展,2023年6月,甘肅省農業科學院與清水縣政府共同成立了“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清水小麥產業技術研究院”,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清水試驗站也是先后引進國內外小麥種質資源1萬余份,成功利用國際已知抗條銹基因載體品種和國際持久抗性品種,培育出“病不死、旱不死、凍不死”的蘭天系列小麥品種60多個,為保障全省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同時,通過不同抗性機制基因聚合分子育種,顯著提高了隴南小麥生產品種抗條銹基因的豐富度,為源頭區小麥條銹病持續控制奠定基礎。甘肅小麥品種產量潛力取得新突破,蘭天36號2020年在徽縣、2022年在清水畝產分別達到620.9公斤和714.3公斤,超全省平均產量的2.5倍,創造了旱地小麥高產新紀錄,為未來山地丘陵區小麥單產的大面積提升提供了典范。目前,蘭天小麥種植面積已占天水市、隴南市小麥播種面積的50%以上,成為全省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石。
清水縣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著力打造小麥良種“育繁銷”全產業鏈,全力爭創“全國小麥單產提升整建制推進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