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黑龍江省為加快推進落實主要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助力千萬噸糧食增產計劃,堅持穩面積、增單產兩手發力,聚焦“大豆種子包衣、根瘤菌劑接種和大壟密植”3項關鍵技術要素集成,強化政策引導、科技驅動、示范推廣、宣傳指導等綜合措施,穩步提升大豆單產水平,保障大豆生產供給安全。
種子包衣技術落地見效
為有效控制大豆疫霉等根腐病發生危害,保障大豆生產安全、種業安全和產業安全,黑龍江省瞄準制約大豆單產提升關鍵卡點,打好推動大豆種子藥劑包衣“組合拳”,取得突出成效。
2023年,黑龍江省啟動實施大豆種子藥劑包衣項目,連續兩年累計投入4000萬元,落實包衣面積超1000萬畝,全省大豆種子包衣率提高到84%,同比增加23.4%,其中精甲·咯菌腈包衣占比由10.9%提高到58%。大豆根腐病發生面積同比下降23.3%,統防包衣較常規種衣劑(多福克等)畝均增產6.7%,較白籽下地畝均增產15.7%。
今年,黑龍江省在32個主產縣份設立大豆單產提升植保技術集成示范區32個,每個示范區示范面積500畝以上,單產提升目標為15%。預計2024年全省大豆種子包衣率將超過95%。
大豆單產提升離不開科技驅動。黑龍江省積極會同全國農技中心、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組織先正達、拜耳等企業持續在10個縣份設立試驗示范區,圍繞藥劑篩選開展技術攻關,累計開展大豆種子包衣試驗處理240多個,篩選藥劑20多個,并初步篩選出抗病品種78個。今年,黑龍江省與南京農業大學聯合申報的《大豆苗期病蟲害種衣劑拌種防控技術》入選全國農業重大引領性技術。為強化植物檢疫檢驗,嚴把種子檢疫關,黑龍江省組織人員開展大豆繁種基地聯合產地檢疫,采取大豆種子“收前產地檢疫+收后抽樣復檢”的雙重措施,防止疫霉根腐病擴散蔓延,保障制種供種安全。
為廣泛宣傳包衣措施,黑龍江省創新開展植保“三普”“四進”宣傳培訓專項行動,走進20多家繁育種企業實地培訓,舉辦80多期包衣技術田間現場培訓班。利用黑龍江植保技術網絡大講堂、黑龍江植保快手、“掌上植保”三大線上植保技術宣傳培訓平臺,舉辦專項培訓6期、培訓3萬多人次,制發大豆種子包衣技術視頻2個,印發防控技術指導手冊1.2萬冊。
根瘤菌接種增產潛力釋放
2022年以來,黑龍江省堅持把大豆接種根瘤菌菌劑作為促進大豆單產提升和氮肥減量的重要措施,持續發力,推動大豆根瘤菌項目由點擴面。
結合省情實際,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項目實施方案,將大豆接種根瘤菌菌劑技術示范推廣任務落實到大豆主產縣,2022年、2023年在10萬畝以上種植大縣落地,2024年擴大至5萬畝以上種植大縣,采取“先實施后補貼”或“統一采購”的方式,明確工作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層層壓實責任,確保任務落實到具體地塊,保障項目實施效果。
為了加強對根瘤菌技術應用指導,黑龍江省積極對接農業農村部、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組織省內專家研究制定《2022年全省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品促進大豆單產提升示范工作方案》《大豆根瘤菌接種及配套施肥技術指導意見》,規范大豆根瘤菌接種使用技術操作。各級農業農村部門組織有關科研、教學、推廣部門的專家成立指導組,面向基層、面向農戶宣介大豆根瘤菌作用,推進技術措施落實落地。組織專家制定田間示范監測調查方案,重點開展施肥水平、植物學性狀、實施效果、增產增收、節本增效、品質提升等監測調查和示范展示。
“2022年以來,全省堅持把大豆接種根瘤菌菌劑作為大豆擴面積、提單產雙輪驅動的重要措施,連續3年組織實施大豆根瘤菌示范推廣項目,累計示范推廣大豆接種根瘤菌菌劑技術3050萬畝次。”省農業環境與耕地保護站副站長王云龍介紹,“根據2023年田間調查數據,示范區大豆較常規施肥平均單株莢數增加2.3個,百粒重增加0.5克,平均產量水平為182.2公斤/畝,每畝增產4.8公斤~13.6公斤,增幅達到3.4%~12.7%。”
大壟密植栽培技術加快推廣
在黑龍江省富裕縣紹文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5臺大型氣吸式播種機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與之相配套的大壟整地、播種、中耕、植保和收獲的全程機械化裝備一應俱全。這個合作社每年可承擔5萬畝全程代耕服務。合作社經理張國東介紹,大型高端吸式播種機實現了高速高效播種,一天可播種作業1000畝地,省了農時;另外播種密度適宜、播深一致,鎮壓合理,而且降低了重播漏播現象,使得田間出苗整齊,株距均勻,苗勢茁壯,達到了苗全、苗勻、苗齊、苗壯的效果,與老舊落后的勺輪式傳統播種機相比,可增產10%以上。
今年,黑龍江圍繞“五良”措施,加強良法技藝融合,進一步挖掘大豆增產潛力。
在技術上抓融合。以大豆“高臺大壟”栽培技術為基礎,以“合理輪作避重茬、商品種子加包衣、精細機播增密度、精準防控創高產”為核心,整合資源,組裝和創新已有單項技術,在全省適宜區重點推廣大豆大壟密植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有效提高了大豆田土壤蓄水保墑和土壤生態保育能力,通過協調群體建成、提高抗倒伏和抗逆能力、增強保花保莢能力、提高群體光能及肥料利用率等,為高產穩產奠定堅實基礎。
在推廣上下功夫。通過北大荒農墾集團先行先試,已孵化成為墾區應用范圍最廣的大豆栽培技術模式,也帶動全省大豆主產區示范推廣面積逐年擴大。2023年全省大豆大壟密植種植面積1893.4萬畝,北大荒農墾集團約占53.4%,其中110厘米大壟密植面積1252.8萬畝,北大荒農墾集團約占45.9%,130厘米大壟密植面積640.6萬畝,北大荒農墾集團約占68.1%。
在增產上見成效。據介紹,大豆大壟密植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可使畝種植密度提高約1000株,按照3株1兩豆計算,每畝可增產30斤左右,2024年全省計劃推廣面積2300萬畝,預計可增加大豆產量6.9億斤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