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概況
該技術針對黃淮海夏玉米區冬小麥夏玉米一年兩熟熱量資緊張、積溫不足問題,以夏玉米貼茬早直播和適時晚 收為重點、以減少農耗和提高資源利用率為目標,可顯著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已在黃淮海夏玉米區廣泛應用。
二、技術要點
(一)品種及種子選擇。選擇通過國家或省審定、適宜當地種植的熟期適宜、耐密抗倒、高產穩產、抗逆廣適優良玉米品種及高質量種子,特別是種子發芽率應達93%以上,滿足機械單粒精量播種需求。
(二)上茬秸稈處理。上茬小麥成熟后及時收獲,采用帶切碎和拋撒功能的聯合收割機收獲上茬小麥,秸稈留茬高度10cm左右,切碎長度≤10cm,切斷長度合格率≥95%,拋撒均勻率≥80%,漏切率≤1.5%。
(三)搶時早播、貼茬直播。盡可能加快作業進度和作業間隔,搶時早播,貼茬直播。小麥秸稈還田后及時貼茬搶播夏玉米。選用多功能、高精度、種肥同播的玉米單粒精播機械,一次完成開溝、施肥、播種、覆土、鎮壓等作業。黃淮海中南部爭取在6月15日前、北部在6月20日前完成播種。60cm等行距種植,播深3—5cm。一般地塊畝保苗4500株左右,耐密品種和高產田可適當提高密度。
(四)化學除草。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墑情適宜時或澆完“蒙頭水”后,及時進行化學封閉除草。或在出苗后,選 用適宜除草劑進行苗后除草。規范噴藥方法和用量,避免重 噴、漏噴和發生藥害。
(五)科學肥水。播種時如墑情不足,可先播種、播后及時補澆“蒙頭水”。前茬小麥秸稈還田地塊以施氮肥為主, 配合一定數量鉀肥并補施適量微肥。穗期可根據植株長勢補 施適量氮肥。也可選用高質量專用控釋肥一次底深施。
(六)病蟲防治。在采用抗病蟲品種及高質量包衣種子基礎上,加強病蟲害特別是突發性、暴食性、流行性病蟲害如草地貪夜蛾等的動態監測和預報預警,并進行綠色防控。
(七)適期晚收。在不影響下茬小麥播期情況下,根據籽粒灌漿進程和乳線情況適時晚收,機械收獲果穗或直收籽粒,收獲后及時晾曬或烘干,以防霉變,提高產量和品質。玉米收獲后應及時晾曬或烘干,防止霉變。
三、適宜區域
適宜黃淮海夏玉米區。
四、注意事項
重點提高上茬小麥秸稈的處理質量和夏玉米播種質量。
五、技術聯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