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2月份低溫冰凍雨雪災害天氣對油菜的影響,結合安徽省油菜正處蕾苔期的生長實際,農業農村部奮戰120天奪取夏收糧油豐收行動科技小分隊安徽組(油菜)聯合安徽省油菜產業體系、安徽省農技總站提出“一降二補三防四減”為主的春季油菜田間管理技術指導意見,供技術指導部門和種植大戶參考。
一、清溝排漬降濕度。利用當前晴好天氣,應及時清理油菜“三溝”,做到溝溝相通,明水能排暗水能濾,快速降低田間濕度,達到雨停田干,利于根系吸收養分促進生長,增強植株抗倒伏能力,打下油菜豐產基礎。注意:稻田油菜“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收沒收在于溝”。
二、分類管理補肥力。災害過后視油菜凍害程度分類管理補施肥料,做好復壯減損技術措施。
1、針對油菜葉片凍害程度低田塊,用無人機畝噴施磷酸二氫鉀200克+尿素200克+硼砂100克+硫酸鎂100克混合液,可一起加施富萬鉀、新美洲星、碧護或蕓薹素等任意一種生長調節劑50—100ml/畝,促進油菜恢復生長。
2、對于油菜葉片凍害嚴重,葉片失去吸收功能,芯蕾根系受損輕田塊,下雨前后或趁露水畝追施尿素5—7公斤+氯化鉀3公斤+硼砂200克,增強根系養分吸收,促發油菜下部腋芽生長,培育分枝結實增產。
3、沒有發生凍害或凍害較輕,但前期肥料不足、長勢偏弱、苗子偏小的田塊,按畝追施尿素7-10公斤+氯化鉀3公斤+硼砂200克追施一次蕾薹肥。
三、提早預防病蟲害。油菜受凍損傷后,易出現莖稈開裂折斷,病害會提早加重發生,需密切關注病害發生情況。一旦發現有病株擴展,盡快采用廣譜殺菌劑預防。同時,在初花后一周用無人機或人工畝噴施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30-50 g、200g/升氟唑菌酰羥胺(夏甜)40-60ml、25%咪鮮胺乳油或40%異菌脲·氟啶胺等任意一種殺菌劑50—100ml,同時混合新美洲星、速樂硼、磷酸二氫鉀或富萬鉀等肥藥100—200克/畝統一防治。菌核病重發田塊,盛花期再噴施一次殺菌劑,為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宜輪換使用殺菌劑。霜霉病病株率達20%的田塊,可選用代森鋅、乙蒜素等防治霜霉病;田間有蚜枝率達到10%以上時噴藥防治蚜蟲,油菜花期使用50%抗蚜威(氨基甲酸酯)15克/畝或50%可立施(氟啶蟲胺腈)5-10克/畝防蚜蟲對蜜蜂相對安全,非花期可使用70%噻蟲嗪3-5克/畝防治蚜蟲;田間白粉病發病株率達到20%,可噴施氟唑菌酰羥胺、丙唑·多菌靈等進行兼治。無人機飛施飛防注意飛行高度不要高于2米。此外,鳥類喜食“雙低”油菜,鳥多的地方可采用田間放置稻草人、彩條繩、驅鳥劑等措施預防鳥害。
四、適期收獲減損失。針對油菜機收損失率高,應堅持適期適機收獲,提高收獲效率,有效降低機收損失率。
1、在高產田塊(畝產200公斤以上),油菜八成黃時,采用分段收獲,人工或機械割倒,4—5個晴天后(95%以上的角果已干燥)機械撿拾脫粒。
2、在中低產田塊(畝產200公斤以下),一次性機械聯合收獲,可采取噴施催枯劑(立收油等)在油菜八成黃、主花序中部角果中籽粒轉色變為褐色時,用無人機噴施催枯劑,5天后選擇晴好天氣上午時段開展聯合一次性收獲。如不施用催枯劑,選擇直接收獲應在全田油菜外觀顏色全部變枯黃色或褐色、完熟度基本一致時,選早晚時段采用油菜專用聯合收割機收獲。收獲后應及時晾曬種子,降低籽粒水分,保證品質,安全入庫存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