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3廈門種業博覽會暨海峽兩岸(廈門)種業博覽會上,來自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自主選育的生菜新品種“滬芊”脫穎而出,榮獲推薦品種。
據介紹,“滬芊”為意大利類型生菜,葉片淺綠,葉色新穎,質地脆而獨特,葉片倒卵圓形,葉面有褶皺。與當前意大利型生菜主栽品種“西班牙綠”“意大利生菜”相比,具有營養物質更豐富的特點,其中萵苣素含量比其他品種高5倍,且產量相當。
該品種比其他品種晚包心14天,適合加工成為色拉菜,價值較高,且有株型較為緊湊直立,更耐熱的特點。與此前獲得浙江種博會推介品種的“浩農1號”相比,該品種葉片為淺綠色,更貼近市場需求。
據育種團隊負責人魏仕偉透露,由于該品種株型較為直立,將來可作為適宜機械化采收的生菜品種,為生菜生產“機器換人”做準備。
目前,“滬芊”已成為本市多家生菜生產合作社的重點栽培的品種,是上海綠煜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上海百蒂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浩豐果蔬專業合作社和金開(上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主栽品種。也是國家唯一生菜地標農產品“新民場生菜”基地重點推廣的新品種,據悉,近年來,該品種在全國累計推廣面積已超過2000畝次。
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生菜團隊始終秉持先推廣后認定的發展戰略,從而確保每一個認定的生菜品種都具有較強的推廣價值。鑒于“滬芊”具備強勁的市場競爭力,該品種申請了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權(申請號:20211006688),并于近日通過上海市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認定編號:滬農品認蔬菜2023第001號)。“我們今后的目標是研制出適應露地、設施栽培和植物工廠栽培等不同環境的配套栽培技術規程。”魏仕偉說,今后,生菜團隊將緊密圍繞產業需求,以優質高產和抗逆為育種目標,持續選育優良生菜新品種,為生菜產業發展提供良種良法新動力。
據了解,2023廈門種業博覽會暨海峽兩岸(廈門)種業博覽會云集兩岸300余家種業單位,集中展示來自各地的4300余個蔬菜品種,涵蓋茄果類、瓜類、十字花科類、葉菜類、根菜類、玉米類等,參展單位及品種數量均創新高。主辦方結合田間觀摩、推薦品種評選和科普互動等方式,全方位呈現蔬菜品種最新育種動態、創新成果,搭建蔬菜優良品種交流、展示、交易平臺。會上,經來自權威院校、科研院所及行業部門的評選,116個蔬菜作物品種榮獲“2023海峽兩岸種博會推薦品種”稱號,其中生菜品種2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