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降低后,點花藥濃度應適當增加。高溫天定植的番茄四穗果后,我就增加了點花藥濃度。”山東壽光稻田鎮崔嶺西村崔洪吉說,當前氣溫下降明顯,植株負擔也重,上部果實會出現坐果難的情況,因此,他增加了點花藥濃度,確保了正常坐果。
溫度降低后,增加點花藥濃度的原因有三:一是水分蒸發慢。溫度低水分蒸發慢,菜農在點花后,藥液中的水分散失很慢,甚至濕度大時,點花藥的濃度還會有所降低。
二是蔬菜新陳代謝慢。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越低蔬菜新陳代謝速度越慢,也就意味著蔬菜點花后,藥液被吸收的速度降低。同時,與高溫季節相比,在同樣濃度點花藥的作用下,低溫季節蔬菜新陳代謝慢,吸收的點花藥量也會減少。
三是點花藥濃度過低會影響果實正常發育。點花藥濃度過高,會造成果實畸形,或者是隨著溫度升高,植株生長加快,這類物質就會被運輸到生長點部位,造成蔬菜新葉皺縮、不舒展,嚴重時呈雞爪狀,呈現出激素中毒的癥狀。相反,濃度過低會導致蔬菜坐果率降低,或坐果后果實發育不良。
值得注意的是,增加點花藥濃度也要量力而行,適量增加,不可一次性增加太多,避免出現激素中毒的情況。
(劉志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