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直接關系農業生產安全和農民權益。生產經營假劣種子行為不僅破壞了正常的種子管理秩序,而且威脅糧食生產安全,一直是農業農村部門的執法重點。
售偽劣種子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并罰款
李某多年來一直在劉某處購買小麥種子,種出來的小麥產量歷年都很高。2022年秋季備種前,李某的親戚、鄰居及附近的村民紛紛找到李某,表示想和其一起團購小麥種子。2022年8月,李某分3批從劉某手中團購了5.6萬余斤沒有標注任何信息的“白袋子”小麥種子,共計12.3萬余元。
2022年10月,李某等人播種了從劉某處購買的小麥種子后發現,小麥出芽率極低,于是找劉某解決問題,劉某卻找各種理由搪塞。無奈之下,李某等人及時采取了補救措施,重新購買了小麥種子進行第二次播種,并到正陽縣農業農村局對種子進行鑒定。經鑒定,這些小麥種子均為偽劣種子。李某等人要求劉某退還小麥種子錢并賠償小麥拌種劑、機耕費等損失。正陽縣農業農村局也將案件線索移交給正陽縣公安局。
2022年12月,正陽縣公安局對劉某涉嫌銷售偽劣產品罪進行立案偵查。今年1月,民警將劉某抓獲歸案。今年2月,正陽縣公安局以劉某涉嫌銷售偽劣產品罪提請正陽縣檢察院批準逮捕。劉某在偵查階段拒不認罪,辯稱自己沒有銷售偽劣產品。承辦檢察官仔細審查了卷宗,走訪了李某等被害人,他們反映還有其他鄉鎮的村民也購買了劉某供貨的“白袋子”小麥種子。承辦檢察官遂建議公安機關對劉某所有物流信息進行全面查詢,收集劉某貨運單、簽收單等關鍵證據。最終,被害人從剛開始的28人增加到了53人,涉案金額從12.3萬余元增加到了21.2萬余元,并查明了偽劣種子來源——某種業有限公司。最終,在證據面前,劉某表示認罪認罰,并賠償李某等被害人28萬余元。
經河南省正陽縣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日前以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被告人劉某有期徒刑二年,緩刑二年,并處罰金11萬元。
農民朋友買到假種子怎么維權?
1、保留證據:保留發票、使用說明書、警示標識、種子經營者的承諾書、廣告宣傳品等證據;有條件可拍攝銷售現場視頻證據。
2、舉報:向農業部門消費者協會舉報,弄清原因進行鑒定。
3、解決途徑:與經營者協商,請有關部門調解,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訴。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作出的有關司法解釋,以假農藥、假獸藥、假化肥、假種子坑農,使農業生產遭受2萬元以上損失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4、種子索賠:因種子質量問題而遭受損失的,不論這種損害是由誰造成的,遇到以下8種情況,農民都可以直接向出售種子的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不得推諉。
以下八種情況都可以要求索賠:種子質量不合格,比如種子純度不夠;假冒種子;未經審定或審定未通過的種子;包裝標識不符合要求;過期種子;種子經營者的承諾不兌現;短斤少兩、數量不足;無理拒絕賠償或者拖延賠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