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國家油菜育種聯合攻關暨湖北省油菜產業發展“515”行動2023年度現場觀摩會在荊門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廷棟、李培武,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創新處一級調研員厲建萌,全國農技中心經濟作物處處長湯松、品種登記處副處長李榮德,華中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姚江林,荊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謝繼先,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長黃鳳洪等出席會議,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肖長惜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代表先后到東寶區龍泉村院士工作站油菜新品種(非抗病品種)展示現場和掇刀區團林鎮陳集村油菜試驗基地(抗病品種)的展示現場進行了現場觀摩。中國工程院傅廷棟院士以“21世紀我國油菜遺傳改良的主要成就”為主題作了專題報告,華中農業大學張椿雨教授匯報了國家油菜育種聯合攻關及湖北省油菜產業發展“515”行動工作進展情況。
厲建萌對國家油菜育種聯合攻關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肯定,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要突出“四個一”的運行機制,組織好良種攻關;要推行信息共享機制,實現信息互通,實現大融合、大發展;要加強政策研究,扎實推進良種攻關工作。
李榮德表示,全國農技中心將搭建好測試平臺,優化實施品種登記制度,加大高產高油、短生育期、耐鹽堿三大重大類型品種的推廣應用。
肖長惜在講話中指出,國家油菜育種聯合攻關工作成果豐富成效顯著,服務產業強勁有力,協同配合有效高效,隊伍建設人才濟濟。他對聯合攻關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聯合攻關要突出商業化,突出發揮企業的作用,真正推動企業為主的商業化育種體系的建設和建立;二是攻關目標應更聚焦產業需求,補齊短板;三是政府支持應更加精準。
肖長惜指出,現階段發展油菜產業主要目的是為國家多產油、為農民多增收。一要抓責任落實,利用好冬閑田、農閑田,擴大種植面積;二要抓技術集成推廣,提高單產;三要抓政策支撐,調動主體積極性,做好技術指導和政策支持;四要抓主體培育,通過全產業鏈開發提高效益,助農增收。
廳種業管理處、省種子管理局、廳油菜辦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華中農業大學、國家油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油菜育種聯合攻關成員單位有關負責人及專家學者與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