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簡訊 » 正文

撒下第一粒稻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3-1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錢璽勇 韓波  瀏覽次數:863
 
  田野上春寒料峭,育秧大棚里農民播種正熱火朝天。3月14日,延壽縣信合有機稻米專業合作社播下今春第一粒種子,比常規播種時間提前了20余天,憑科技搶出第一播,種下倉廩殷實的希望。 
 
  覆蓋著雙層棚膜的15棟育秧大棚里,苗床平整延伸,育秧盤整齊擺放。一粒粒種子經過浸泡催芽,嫩芽已微微拱起。噴水、揚種、蓋土、覆膜,一道道播種工序有條不紊地進行。“七八天后,就能破土發芽。”合作社理事長姚宏亮興奮地說,今年首次應用大齡秧苗晚插新技術,搶農時、培壯苗,為的是做強高質高效有機種植。 
 
  育秧大棚內,多點分布的攝像頭、傳感器格外搶眼。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合作社是北斗數字農業示范基地,實行水稻全生育期的數字化管理。育秧大棚里定時采集空氣濕度、土壤溫度、光照強度,監測秧苗長勢,并實時傳輸到手機終端。手機終端系統也與棚室溫度控制裝置相連接,指尖輕點即可“點火”升溫或“熄火”控溫,從過去的“人盯”變為輕松的數字化管控、自動化操作,更利于秧苗茁壯生長。 
 
  延壽縣信合有機稻米專業合作社的有機水稻基地和育秧大棚,坐落在加信鎮太和村,這里正是延壽縣優質綠色稻米主產區。農戶楊國慶把自己流轉來的140畝稻田全部托管給信合有機稻米專業合作社,他說:“利用新技術提前播種,還能為育秧大棚二次利用搶出更多時間,可以比往年多種出一茬蔬菜。” 
 
  走出育秧大棚,田野廣袤無邊,物聯網視頻采集及各類感知設備分布在遠處田間。記者了解到,搭載衛星定位系統的無人駕駛覆膜插秧導航、無人機飛防導航、按數據分析智能化調解稻田水量等數字農業應用場景,將在剛剛播種的有機水稻全生育期呈現。“物聯網+質量追溯系統+氣候監測系統”的實時數據采集,也將助力有機水稻種植從“看天吃飯”變為“看數吃飯”。 
 
  姚宏亮告訴記者,去年秋季,育秧大棚黑土層做了深翻,鋪上了厚度達30厘米的稻草,噴灑腐熟劑,再覆蓋25厘米的黑土層,讓今春苗床變成了“溫床”,為早播做足準備。 
 
  科技備耕,種子先行。楊國慶說,春節一過,合作社就到各大科研院所選購了30多個品種的有機稻種,支起電飯鍋與農戶們一起品嘗,共同確定品質好、口感佳、市場價格高的種植品種。 
 
  種地有新科技,營銷有新模式。姚宏亮告訴記者,合作社12000畝水稻全部種植覆膜有機稻米,延壽“覆膜米”品牌越叫越響,大客戶訂單種植達8000畝以上,來自各大機構、電商集采平臺的訂戶成為穩定消費群體,農戶在土地規模化經營中嘗到了甜頭。 
 
  采用種植新技術搶前播種,是黑龍江省水稻生產技術的一次創新嘗試。借助數字農業“加持”,提早播種、覆膜插秧,信合有機稻米專業合作社將在秋收時開下龍江“第一鐮”。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