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度重視種業發展,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種業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省委書記、省長親自研究部署,多次專題調研。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關于加快建設現代種業強省的若干意見》,規劃了未來5年、10年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明確提出,要大力實施育種聯合攻關,做強糧油作物育種優勢、提升畜禽育種水平、破解蔬菜和食用菌種源卡點。建設神農實驗室和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著力打造種業戰略科技力量,為育種攻關提供條件支撐。建設“中原農谷”,為育種攻關提供平臺載體。組建河南省種業集團,著力打造種業創新領軍企業。
精心設計,企業牽頭做項目。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實施育種聯合攻關,著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一是科學制定攻關項目指南。堅持問題導向,圍繞培育畝產950公斤以上高抗赤霉病小麥新品種、畝產1000公斤以上抗病抗逆籽粒宜機收玉米新品種、畝產600公斤以上優質抗病宜機收花生新品種,培育肉牛新品種、瘦肉型豬新品系等要求,設計攻關目標和攻關方向,科學制定項目指南。二是擇優選定牽頭企業。按照組織協調能力好、科研能力較強、年度研發投入在500萬元以上等條件,選定27家種子企業作為項目牽頭單位,組織攻關項目實施。三是嚴格評審攻關項目。采取回避制度,從全國范圍內聘請項目評審專家,確保公平公正。河南省已啟動實施攻關項目27個,涵蓋19個農作物和8個畜禽品種。四是強化財政資金保障。從2022年開始,省政府每年拿出7100萬元資金,用于育種攻關項目實施,連續支持到2025年。已收集種質資源3255份,篩選創制新種質1433份,培育新品種(系)180個,審定(登記)新品種21個,推廣面積902.5萬畝。
構建模式,創新機制促融合。一是創新聯合攻關機制。堅持企業在種業創新中的主體地位,構建了“1個牽頭企業+1位首席科學家+N個科研單位+N個企業”的聯合攻關模式。目前,確定參與聯合攻關企業48家,優勢育種團隊81個,其中院士團隊3個、長江和中原學者團隊8個。二是創新權益分配機制。攻關成果由企業負責轉化,成果權益由攻關聯合體成員單位協商解決,充分調動企業和育種團隊的積極性,促進“產學研用”融合,加快成果轉化步伐,切實提升種業企業創新能力。
嚴格要求,動態監管保目標。嚴格按照項目指南要求,評審聯合攻關項目,確保選得準、選得對;嚴格落實河南省農業育種聯合攻關實施方案,確保攻關項目實施主體和各方責任;嚴格執行河南省農業育種聯合攻關項目指導意見,確保項目有計劃有步驟實施;嚴格考核績效目標,確保攻關總目標和年度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堅持動態管理,實行優勝劣汰,確保攻關取得預期成效。部省聯動,突出特色強優勢。河南是花生、芝麻全國生產大省,也育種制種大省。按照《國家育種聯合攻關總體方案》要求,河南省積極推進國家花生、芝麻重要特色物種聯合攻關項目實施,組織專門人員科學編制攻關實施方案,組建以院士張新友、中原學者張海洋為首席的創新攻關團隊,拿出400萬元專項資金,開展“優質抗病宜機收花生”和“高產高油宜機收芝麻新品種選育”項目聯合攻關,突出特色和優勢,著力培育一批高產、優質、抗病、宜機收的花生、芝麻突破性新品種,奮力在育種聯合攻關中走在全國前列。
下一步,河南省將加大對花生、芝麻等國家育種聯合攻關項目支持力度,加強項目實施全過程服務管理,加快推進國家和河南省育種攻關項目實施進展,持續提高育種創新水平,努力培育大品種,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做出新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