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簡訊 » 正文

重慶啟動選育“全能”低損水稻品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2-14  來源:重慶日報  作者:栗園園  瀏覽次數:887
 
  2月12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農科院獲悉,該院與中國農科院共同承擔的低損水稻種質資源發掘與利用項目已正式啟動。這是重慶市政府與中國農科院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中的14個科研項目之一。 
 
  “我們希望通過項目實施,用5年時間選育出優秀的低損水稻品種,將水稻機收損失率降低一半,加工碎米率比部標一級標準降低一半。”市農科院水稻所研究員李賢勇說。 
 
  李賢勇介紹,目前在以秈稻種植為主的南方稻區,大米生產過程中收割、加工、儲藏3個環節均存在較大損失。收割方面就是落粒問題。目前秈稻品種都容易落粒,不管是人工收割還是機收都會因碰撞導致谷粒掉落。其中機收損失率略高,平均在10%左右,也就是說一畝地要損失谷子50公斤左右。 
 
  “加工方面就是碎米率較高。”李賢勇說,一般來說,稻谷的出米率大約為70%,100斤稻谷加工后可得70斤米,但受稻谷形狀、硬度等影響,加工過程中會出現碎米,整精米率隨之降低;最后就是儲藏過程中,受溫度、濕度和空氣氧化等影響,稻谷容易出現陳化變質現象。 
 
  根據多年科研實踐,在收割、加工、儲藏方面,市農科院均已有相關低損品種,但尚未選育出集3方面優良性狀于一身的聚合型低損品種。 
 
  “這主要還是因為我們掌握的育種材料不夠,以及對于資源的基礎研究不夠。”李賢勇說,目前市農科院相關品種的誕生更多是偶然發現所得,其基因和遺傳規律研究還不夠透徹。 
 
  此次與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合作,就是要解決這一問題,最終培育出機收損失率5%左右、加工碎米率在7%以下、不易陳化變質的“全能”低損品種。 
 
  “目前我們手上有近8.5萬份水稻種質資源,且在水稻基因研究方面有較好基礎。”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韓龍植說,此次項目實施中,中國農科院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研究優勢,助力重慶市農科院低損水稻品種選育以及后期應用、推廣,用低損品種助力糧食增收。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