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食呈現不均衡危機,國際糧食價格劇烈波動,中國農產品貿易面臨格局重塑,請看——
國際農產品市場與貿易形勢2022年(秋季)報告摘要
日前,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預警救濟專家委員會發布《國際農產品市場與貿易形勢2022年(秋季)報告》。報告摘要如下:
2022年以來,全球農產品市場震蕩加劇,拉尼娜等極端天氣對農業生產影響加深,2月份爆發烏克蘭危機以來加劇全球對糧食安全的擔憂,大宗農產品價格歷經過山車式震蕩,逆全球化抬頭推升糧食貿易保護主義,進一步加劇全球糧食貿易的脆弱性,貿易格局正在劇烈改變。目前,需重點關注三方面動向。一是全球糧食呈現不均衡危機。今年以來,多個主產國旱澇災害致全球糧食供需平衡轉緊,疊加疫情、沖突、金融、能源、物流等多方因素影響,全球糧食市場分配機制受到干擾。二是國際糧食價格劇烈波動。聯合國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自2021年1月起驟然上漲,今年3月份創歷史新高后連續六個月下降,但各國糧食價格通脹仍然很高,國際市場價格遠未返回正軌。三是中國農產品貿易面臨格局重塑。前三季度,中國除大米、牛肉進口增長較快以外,小麥、玉米、大豆和棉油糖肉乳進口量均大幅下降,進口來源格局變化較大。
大米:2021/22年度全球大米產量創歷史新高、供求整體寬松,受主產國旱澇災害影響,預計2022/23年度大米減產。前三季度國際大米價格總體上漲、期間略有波動,后期價格受美元匯率、主產國出口限制等影響,國際米價上漲空間有限、甚至可能小幅回落。因國內飼用、工業用米需求旺盛,前三季度中國大米進口量、額均創歷史同期新高,預計四季度大米進口需求仍然較旺,但是印度大米出口限制措施可能會導致進口增速放緩。
小麥:前三季度全球小麥供給持續寬松,主產國小麥長勢良好,2022/23年度消費、貿易量略降,庫存增加。國際小麥價格經歷了快速上漲、高位震蕩和波動回調三個階段,目前價格已恢復至年初水平,后期受種植成本高企、地緣沖突等影響,預計國際麥價仍將保持高位。前三季度中國累計進口小麥662.2萬噸、同比降12.8%,預計后期進口將保持平穩,全年進口規模不及上年,或達到750萬噸左右的高位。四季度全球小麥供給有保障,但仍需要警惕極端氣候和地區沖突的持續效應。
玉米:2021/22年度全球玉米產量創歷史新高,但受前期極端高溫和干旱影響,今秋玉米產量受到影響,2022/23年度全球產量預計同比下降4%,導致供應關系進一步趨緊。前三季度國際玉米價格大幅波動,4月國際玉米價格因地緣沖突強勢上漲至2012年以來新高,6月美聯儲超預期加息疊加玉米種植面積數據利空導致玉米價格加速下跌至烏克蘭危機爆發前水平,7月歐盟和美國高溫干旱天氣導致產量預期下降,玉米價格反彈,后期看,俄烏局勢仍有變數,導致國際玉米供給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預計2023年玉米價格維持高位震蕩趨勢。前三季度中國累計進口玉米1846.3萬噸、同比減25.9%,預計全年進口同比減20%-25%,飼料糧需求回升預期2023年進口將同比增長。
大豆:2021/22年度全球大豆減產約3%,短期供需保持緊平衡狀態,預計2022/23年度大豆產量創新高,長期供需形勢樂觀。上半年國際大豆價格創近十年新高,短期將繼續保持高位震蕩態勢,受美聯儲加息與大豆供需關系寬松等影響,預計價格或呈震蕩下行走勢。前三季度中國累計進口大豆6904.7萬噸、同比減6.7%。考慮到國內生豬養殖飼用消費帶動大豆壓榨增加,預計四季度中后期大豆進口將逐步回暖,但全年進口仍較上年有所減少,2023年進口將較今年有明顯增加。
棉花:2021/22年度全球棉花供求基本平衡,但受烏克蘭危機影響外溢、通脹高企導致棉紡織品消費疲軟影響,前三季度全球棉花價格先漲后跌,四季度仍有下降空間。2022/23年度受全球棉花供求寬松、經濟增速放緩、美歐抗擊通脹等因素影響,預計2023年國際棉價仍有下跌壓力。由于國內消費疲軟、國際棉價大幅高于國內,前三季度中國累計進口棉花144.9萬噸、同比減11.7%,預計全年棉花進口將降至180-210萬噸,2023年棉花進口受多種因素影響存在不確定性。
食用植物油:多因素致2021/22年度全球植物油供需偏緊,全球貿易量大幅下降,2022/23年度主要油品產量預期增長,緊平衡有望得到一定緩解。國際價格整體呈高位增長,創出歷史新高,近期主要油品價格大幅下跌,預計仍將以震蕩下行為主。前三季度中國食用植物油進口量大幅下降,四季度補庫存進口動力增強但難回高位,全年進口預計降三成。
食糖:2021/22年度全球食糖供需形勢持續偏緊,全球貿易量小幅增加,因產量增幅超過消費增幅,預計2022/23年度供應將趨于寬松。前三季度國際原糖價先降、后回升、再回落,在每磅17.5-20.5美分高位震蕩,均價為每磅18.9美分、同比增7.7%,預計2022/23年度在每磅15.5-18.5美分區間震蕩。因配額外進口利潤持續為負,前三季度中國累計進口食糖350.3萬噸、同比減8.7%。由于國內進入產糖季,加之結轉庫存水平較高,預計四季度進口減少。2022/23年度供給過剩預期疊加多國宏觀經濟衰退擔憂,對2023年國際糖價形成壓力,現行進口政策下2023年進口可能增加。
豬肉:前三季度歐美等主產國豬肉產量下滑,但中國增產帶動全球豬肉產量略增,2022年全球豬肉產量將略有增長、貿易量下滑。預計2023年豬肉產量保持增長、但貿易量繼續減少。受烏克蘭危機、能源價格和飼料原料價格攀升等因素影響,國際豬肉價格觸底反彈,基本呈連續上漲趨勢,預計后期高位震蕩,2023年繼續上行缺乏支撐。前三季度中國豬肉進口量持續低位,進口規模大幅度縮減五成以上,預計2023年進口繼續下降。
牛羊肉:2022年全球牛羊肉供求形勢持續偏緊,貿易增速相對較快。多重因素擾動國際糧價和畜牧養殖成本,其中匯率影響顯著,牛肉價格持續高位,羊肉價格由升轉降,預計四季度以及2023年國際牛羊肉價格還將繼續下行。前三季度中國進口牛肉194.3萬噸、同比增11.8%;羊肉27.3萬噸、降17.8%,整體低于上年同期。
乳制品:受天氣條件不利飼草生產、能源供應緊張等因素影響,2022年全球主產區牛奶產量預計同比降0.5%,全球供應緊張,2023年預計牛奶生產有所恢復。受烏克蘭危機、全球貿易活動增速放緩尤其是中國進口需求大幅下降影響,前三季度國際乳制品價格先漲后跌,四季度仍有下行空間,全年處于歷史較高水平,預計2023年維持高位下降趨勢。中國乳制品進口量連續9個月同比下降且降幅不斷擴大,由于自新西蘭進口乳制品的特殊保障機制將于2024年取消,預計四季度進口或將增長,全年進口同比下降15%-20%,預計2023年進口同比轉正。
(本文作者為農業貿易預警救濟專家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