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襄種業振“芯”路,繪就三農新“豐”景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重要基礎。為進一步搶抓國家對種業基礎性、戰略性核心產業定位的新機遇,全面落實中辦、國辦《全國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和河南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建設現代種業強省的若干意見》精神,9月16日,由開封市人民政府主辦,河南(開封)種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盛大開幕。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為目標,圍繞種業發展的關鍵問題,介紹種業最新技術成果,打造成果展示平臺;聚焦種業發展前沿,把握種業發展趨勢,共商破解種業“卡脖子”難題,為打贏種業翻身仗建言獻策,為現代種業發展提供可供借鑒的發展思路與智力支撐。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我省種業發展,從樓陽生書記種業工作的指示,王凱省長親自落實種業工作措施,激勵我們的種子企業,充分利用有利機遇,實現育種與推廣的創新性突破。突出了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強化了優勢育種團隊的支撐作用,有效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培養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引領發展能力。
中國工程院院院士、神龍種業實驗室主任張新友:花生作為我省僅次于小麥、玉米的第三大農作物。中國種植面積占世界面積的15.39%,位居世界第二;總產占世界34.62%,位居世界第一;花生作為食用油的原料仍占主導地位,加大花生產業發展,保障食品安全,推動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小麥育種首席科學家許為鋼:我國小麥由1978年的單產131.3KG/畝到2021年單產360.7KG/畝,社會發展需要持續提高農作物單產水平;強化現代育種技術應用,助推綠色品種選育。由傳統的育種技術向分子育種技術邁進,進一步拓展深化小麥品質改良工作。使小麥生產優質高效、抗災高效、生產過程高效,降低生產成本,助推農業增產增收。加強聯合攻關交流,完善聯合攻關組織體系,展示攻關研究成果,引導小麥產業發展。
開封地處黃河之濱,土壤肥沃。開封花生、大蒜擁有豐富的種質資源優勢,以其優良品質享譽國內外。當地政府積極引導、多元投入,優化提升,緊緊圍繞種業振興重點任務,聚焦資源保護、育種創新,布局建設一批一流的標志性工程。開封花生種植面積190多萬畝,年花生產量60余萬噸,一批花生產業深加工項目,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開封的明天更美好!
種業商務網對本次活動通過直播間進行了全程直播,錯過本次活動直播的朋友可掃描下方的二維碼進入直播間,觀看直播回放,感受會議盛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