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展示推介突破性新品種,促進玉米品種更新換代,提升品種審定試驗水平,9月7日,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辦,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河南省種業發展中心、河南秋樂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種業商務網共同承辦的“2022年國家玉米新品種核心展示示范觀摩暨品種試驗培訓班”在河南新鄉成功舉辦。本屆大會通過線下+線上方式召開,截止發稿線上觀看人次達106萬,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大會開幕式現場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支巨振,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俊忠,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喬鵬程,新鄉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武勝軍,國家玉米改良中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賴錦盛,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組長、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首席科學家趙久然,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種業管理處處長江傳杰,河南省種業發展中心主任馬運糧,新鄉市平原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黨工委書記陳劍虹,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種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磊,以及各省農業農村廳種業管理處、種子管理站領導及負責品種試驗審定的科室人員,國家和各省主要農作物品種試驗主持人,國家和各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國家玉米新品種核心展示示范參展單位,各主要農作物品種聯合體試驗牽頭單位試驗負責人和試驗主持人、綠色通道試驗實施企業,各作物品種試驗承擔人員,各作物育種單位和種子企業代表,相關媒體參加了觀摩培訓活動。大會開幕式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品種區試處處長王玉璽主持。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品種區試處處長王玉璽
大會首先由新鄉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武勝軍致辭,他代表新鄉市委、市政府,對各位嘉賓及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新鄉種業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和感謝!他在致辭中說新鄉具有獨特的區位、氣候和土壤條件,河南省政府在新鄉建設“中原農谷”,著力打造以種業為突出特征的農業創新高地、農業科技新城。熱誠歡迎社會各界從事農業、種業的科研機構企業和專家學者到新鄉洽談合作、投資興業。

新鄉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武勝軍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喬鵬程在發言中說,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河南在種業領域具有較為突出的產業優勢、區位優勢、科技優勢、人才優勢和平臺優勢。黃淮海地區是我國三大玉米主產區之一,也是我國最大的夏玉米主產區,通過舉辦示范觀摩活動,加大玉米優良品種展示評價和宣傳推介力度,對于引領黃淮海地區乃至全國玉米育種創新,促進玉米產業提質增效以及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喬鵬程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俊忠代表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和全省種業系統,向參與活動的各位專家和種業同仁表示熱烈的歡迎!他在講話中指出,糧安天下,種鑄基石,河南不僅是農業大省、也是種業大省,是我國種業科技創新和種業市場最具活力的省份,農作物育種創新能力居全國領先水平。他說,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范觀摩是品種審定后大面積種植前的重要環節,是向農民宣傳推廣優良新品種的重要手段,是引導農民看禾選種、科學用種的田間展臺,是科研育種單位展示最新育種成果、交流最新育種動態的信息平臺。優良品種通過展示得到很好的宣傳推廣應用,為河南乃至全國糧食豐收,扛穩糧食安全重任,作出重大貢獻。

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俊忠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支巨振發表講話中指出,“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要求集中力量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控風險,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他強調,品種展示評價是品種的“試金石”,一頭連著品種,一頭連著大地,一頭連著科研、一頭連著企業,是融通種業“創新攻關行動”和“企業扶優行動”的重要支點,目標是推出大品種、扶強大企業。他總結到,2018年至今,黃淮海區域國家玉米新品種展示示范觀摩活動已經在河南連續舉辦五屆,累計展示評價新品種2000余個,參與單位500余家,線上線下參加觀摩培訓人數超過200萬人次。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支巨振
最后,支巨振首席向廣大種業工作者要求,要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按照種業振興行動方案要求,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合力共建更高水平的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體系,更高效地推動新一輪農作物品種更新換代,為實現我國“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做出更大貢獻!

大會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最后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支巨振宣布活動開幕。

地展展示田現場
在活動中,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對第二批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進行了授牌,河南秋樂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滑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代表登臺領獎。

授牌儀式現場
開幕式后,與會領導、專家及參會代表參觀了展示田。據了解,新鄉國家玉米核心展示示范基地共展示玉米品種27個,其中普通玉米20個,機收玉米7個。區域性集中展示示范共展示玉米品種349個,其中普通玉米297個、機收玉米25個、青貯玉米12個、鮮食玉米15個。本次活動田間鑒評專家組對參展品種的田間表現進行了綜合評價,通過視頻的方式在活動當天進行了集中展示,后續專家組將重點對品種產量、品質、抗性指標等進行鑒評,最終結果將在全國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信息平臺發布推介,供種子企業、廣大農戶選擇參考。



與會領導與專家參觀地展展示田
下午的室內環節,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品種管理處處長陶偉國和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處長張秀杰就“部署綠色通道和聯合體試驗專項整治及國家品審委換屆工作總體考慮和工作要求”和“DUS自主測試相關要求”進行了安排和詳細講解。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支巨振研究員解讀了綠色通道和聯合體試驗專項整治行動精神并就相關工作進行了部署。

室內會議現場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支巨振研究員
在品種試驗培訓班中,中國農科院生物所、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李新海,國家玉米改良中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賴錦盛,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組長、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首席科學家趙久然分別就《玉米種業發展與思考》、《生物技術在玉米育種制種上的應用》、《黃淮海夏玉米種質創新及品種培育》做了精彩的授課講座。

中國農科院生物所、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李新海

國家玉米改良中心主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賴錦盛

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組長、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首席科學家趙久然
種業商務網對本次活動通過直播間進行了全程直播,錯過本次活動直播的朋友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直播間,觀看直播回放,感受會議盛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