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孫海玲)近日,記者從青海省種業振興推進視頻會上了解到,青海將組織實施好“五四四三”種業工作計劃,全力推動全省種業振興。
據悉,“五”指的是《青海省高原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當中明確的五大行動,即種質資源收集保護利用行動、高原種業創新攻關行動、種業企業扶優行動、種業基地提升行動、種業市場凈化行動;“四”是四個體系,即種質資源保護體系、育種體系、農作物和畜禽良繁體系、市場監督管理體系;“四”是四個環節,即種業發展要聚焦保種、育種、繁種、推廣四個環節;“三”是三個保障,即政策保障、投入保障、科技人才保障。
種業作為糧食之本、農業之基,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核心要素。近年來,青海省將種業作為糧食安全和農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源頭保障,以創新為引領、以龍頭企業為抓手、以基地建設為基礎,緊緊圍繞牦牛、藏羊、青稞、油菜、馬鈴薯等特色優勢產業,建設立足青海、面向全國的制種基地、育種中心,農牧業科技水平不斷增強,良種覆蓋率全面提升,為推進鄉村振興“八大行動”、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奠定了扎實的種業基礎。
全省種業保障能力明顯增強,每年種子田穩定在50萬畝以上,研發的“青雜”系列油菜、“昆侖”系列青稞、“青薯”系列馬鈴薯、“青蠶”系列蠶豆等優良品種不斷涌現,建成牦牛、藏羊等種畜場41個、標準化家畜改良站點145個,建成鮭鱒魚苗種繁育良種場和冷水魚制種育種中心4處,每年青海湖裸鯉繁育能力達3100萬尾。種質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建成3個國家級、8個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建立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14處,保護土著魚類26種,占全省土著魚類的51%。高原育種實現創新突破,審(評)定各類農作物優良品種470個,脫毒馬鈴薯、青稞、蠶豆品種選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雜交油菜在國內春油菜區推廣面積每年超過400萬畝,占春油菜區雜交油菜種植面積的85%以上。產業化進程步伐不斷加快,目前全省從事種子(種畜禽、牧草、水產)生產經營的企業發展到156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