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農科院作物所在和政縣松鳴巖鎮大山莊村舉辦省科技重大專項“作物綠色豐產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油菜新品種展示及機械聯合收獲現場觀摩會,探索油菜輕簡化種植模式,推進油菜新品種、新技術、新機械的選育和試驗示范推廣。
觀摩會上,省農科院作物所油菜研究室科技人員匯報了宜機收油菜品種的選育及綠色豐產栽培關鍵技術的研究進展情況,并現場測定隴油雜1號、隴油雜2號、隴油雜3號畝產和機收損耗率。結果顯示,隴油雜1號畝產212.57千克,損耗率為6.9%;隴油雜2號畝產209.38千克,損耗率為2.9%;隴油雜3號畝產215.40千克,損耗率為6.8%。隴油雜系列品種+增密及擴大收獲單元間距+撥禾鏈喂入油菜收獲機,減損效果顯著。
目前,我省在油菜生產中,缺乏株高低于165厘米、抗倒伏、耐裂角、株型緊湊、適合密植和成熟期一致等性狀聚合適宜機收的優良油菜品種,制約了油菜機械化收獲的普及率。為提升油菜機械化收獲技術水平,省農科院以油菜品種選育、雜交種生產、示范種植、油籽加工全產業鏈覆蓋為目標,與種業公司、農技推廣單位、油籽加工企業建立聯盟,進行隴油雜1號、隴油雜2號的生產、推廣、油籽回收和加工,積極打造“甘味”特色的“隴素”牌菜籽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