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議集結了鮮食玉米產業從品種、種植、加工再到銷售等全產業鏈的最強陣容,不僅有21位嘉賓建言獻策,分享鮮食玉米發展路徑;還評選出了創“芯”品種、京“芯”加工企業、京“芯”渠道商,為鮮食玉米全產業鏈健康發展提供思路。會議吸引了近40萬名觀眾云端觀看。

云端直播間
1
打造樣本 樹立典范
這些品種、企業、渠道商獲得推介
鮮食玉米是我國玉米產業“調結構、轉方式”的特色經濟作物,是助力脫貧攻堅、帶動農民增產增收、拉動地方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據中國種子貿易協會秘書長田偉紅介紹,在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貼著“中國標簽”的鮮食玉米走上國際市場,中國鮮食糯玉米產品已出口至全球50多個國家,受到國外消費者歡迎。
北京是我國鮮食玉米主要研發中心和消費市場,作為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活躍地區,北京鏈接國內外創新資源。近年來,北京圍繞鮮食玉米產業發展卡點、難點問題,開展科技攻關,推廣應用了大批先進科技成果,打造出一個個科技融合產業的經典范例,實現鮮食玉米種業科技自強自立。


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鄧光聯表示,舉辦本次大會目的是為了發揮北京市場先行示范科技優勢,加速中國優新鮮食玉米品種推廣,提升我國鮮食玉米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中國種子協會必當積極助力搭建鮮食玉米品牌打造、產品推廣和全產業鏈交流發展平臺,推動優質鮮食玉米進入北京、乃至全國千家萬戶的餐桌。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種業管理處處長王以中表示,北京鮮食玉米種植規模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北京圍繞鮮食玉米產業發展的難點問題,開展了玉米種質創制與品種聯合攻關,推廣應用了大批先進科技成果,打造出一個個科技產業融合的經典案例,實現鮮食玉米種業自立自強。在生產服務上,北京構建并逐步完善優良品種、精準管控、安全防控、行業標準四位一體的生產關鍵技術體系。在產業融合上,整合內外科技資源,提質當地特色品種,示范新品種新技術,打造“京”字號鮮食玉米產業品牌,為中國鮮食玉米產業做優、做強提供堅實科技支撐。

為發揮優秀樣本的示范作用,根據鮮食玉米銷售、加工情況,大會還評選出了21個鮮食玉米品種、9家鮮食玉米加工企業和7個鮮食玉米渠道商,并授予創“芯”品種、京“芯”加工企業、京“芯”渠道商的稱號。中國種子協會玉米分會會長、北京種業協會會長侯云鵬在會上宣讀了推介名單。




(名單排名不分先后)
同時,會議還進行了“于家務鮮食玉米產業發展基地”揭牌儀式,鮮食玉米流通商楊寶劍與北京市中農豐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賈全勝的鮮食玉米種子訂購協議簽約儀式,以及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與北京九州兄弟聯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鮮食玉米訂購簽約儀式,推動北京鮮食玉米產業開啟下一段征程。

“于家務鮮食玉米產業發展基地”揭牌儀式

鮮食玉米流通商楊寶劍與北京市中農豐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賈全勝的鮮食玉米種子簽訂訂購協議

北京寶豐種子有限公司與北京九州兄弟聯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進行鮮食玉米訂購協議簽約
2
集思廣益 凝心聚力
21位嘉賓為全鏈條發展出謀劃策
一個產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全產業鏈上下游所有同仁的共同努力,從種植端到流通端,從加工端到消費端,環環相扣,層層疊加,更能帶來巨大的經濟價值。本次會議上,來自鮮食玉米育種、種植、加工、銷售、流通等各環節的21位專家學者、行業精英,就品種選育、品牌打造等內容分別進行了思路分享和專題報告。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導,中國作物學會玉米專業委員會主任李建生、中國種子協會鮮食玉米分會會長賈俊、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高級農藝師田志國、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功能基因組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陳茹梅帶來鮮食玉米營養價值、產業發展建議的分享。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導,中國作物學會玉米專業委員會主任李建生


在品種方面,北京種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屈平、先正達集團中國蔬菜種子業務負責人趙咫云、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王蘊波認為,育種者不僅要為種植者服務同時也要為產業鏈上每一個環節的使用者服務,選育優質、美味、耐儲運、宜加工的品種是保證全產業鏈運行通暢的前提。



在種植方面,北京保民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保民表示,集約化的生產模式可以降低鮮食玉米的生產成本。同時保證生產果穗的質量一致性,是規模化生產玉米的最好方式。

在加工方面,吉林吉美食品遼寧有限公司董事長方羨春、張家口市穗康鮮食玉米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向前、黑龍江北緯四十七綠色有機食品有限公司真空車間主任王龍介紹,鮮食玉米加工行業需要制定統一的標準、把握加工及時性、創新新產品、降耗增效,如此才能保證加工良性運轉。

吉林吉美食品遼寧有限公司董事長方羨春

張家口市穗康鮮食玉米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向前

在流通方面,京東集團副總裁陳亮、鮮食玉米流通商楊寶劍表示,品種優選細分化+種植栽培自動化+供應鏈體系完善,能夠更好的促進鮮食玉米行業發展。

在品牌打造方面,中國種子協會玉米分會會長、北京種業協會會長侯云鵬、中國人民大學品牌農業課題組研究員、北京福來咨詢機構合伙人郝振義認為,政府、企業雙輪驅動+戰略尋根、品牌找魂才能打造響亮的農業品牌。“猴金睛”品牌正是本次會議上重磅推出的鮮食玉米品牌。


大會同期還有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原二級巡視員馬志強、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首席專家趙久然、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周素梅、大北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大有谷運營師李藝煒、通州區于家務回族鄉副鄉長蘇永恒進行了鮮食玉米發展報告,為推動全產業鏈建設獻力獻策。
掃碼觀看直播回顧

記者丨喻珺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