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譯文 張穎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偉林)近日,黑龍江省海倫市前進鎮勝利村的一片大豆地熱鬧非凡,500畝面積、20個大豆新品種于當天同步播種,這是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進行的大豆良種良法對比試驗。
今年,海倫市按照省農業農村廳在全省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的要求,在勝利村建設起500畝大豆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
海倫市農業技術中心推廣站站長劉智穎說:“今年試種20個品種,要從中選出更優質的大豆品種。對于這次的新品種繁育推廣成功,我們做了很多前期工作,有專家出主意,還有新技術的加持,肯定差不了。”
趕在春耕前,海倫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就主動聯系了省農科院、綏化分院、東北地理與生態試驗站海倫站的育種專家,請他們為海倫推薦適合的種植品種,根據專家的建議,篩選出了符合海倫市積溫要求的富硒高產優質大豆品種進行對比試驗,重點對比綏農系列、黑農系列、東生系列等高蛋白、高產品種。為保證品種繁育的順利進行,還請育種專家到示范田間進行品種分析和指導。
當地傳統的大豆種植技術采用常規65厘米壟三栽培。勝利科技示范園區一改傳統種植方式,圍繞三減標準進行技術示范,采取了1.1米大壟雙行密植栽培的創新技術,比傳統的小壟種植增加株數,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同時,土壤的保墑性能更好,供水能力增強,土壤水分散失相對減少。在大豆進入生育后期后,葉面積增中,減少了水分的蒸發,供水性更強。有了創新技術的支撐,大豆產量提高10%以上,實現了大豆生產向綠色高質高效升級轉換。
海倫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專門成立了培訓班,通過舉辦示范現場觀摩會,分區域、分層次、分專業、分時節對農村人才進行科技培訓和技術指導,園區成為田間課堂,計劃培訓人才500人次。
劉智穎說:“我們將協同推廣專家服務團,不斷攻克關鍵技術難題,確保技術到位和高效綠色,不斷研發推廣新型技術,打造好示范園區,讓海倫市的大豆產量和品質登上更高的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