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中上旬,華北主產區小麥進入集中上市期,當前整體收割進程已接近六成,市場貿易主體積極進行新季小麥收購工作的同時,玉米出貨積極性普遍不高,市場供應逐步收緊,終端深加工企業連續提價促收。7月份供應面或趨于寬松,下游飼料及深加工需求均有制約作用,玉米價格漲幅有限。
關鍵詞:玉米消費量、售糧節奏、成本支撐
深加工企業到貨量低位,紛紛提價促收
6月份華北市場玉米整體供應逐步收緊,深加工企業到貨量連續處于低位。據卓創資訊調研,6月上半月,山東深加工企業晨間日均玉米到車379輛,環比上月同期降幅36.83%;原料玉米收購均價上漲102元/噸,最大漲幅3.59%。近期華北地區新季小麥大量上市,貿易商操作小麥為主,玉米出貨積極性不佳,導致企業到貨量迅速減少,企業為保證糧源供應陸續提價促收,玉米價格重心上移。
基層余糧見底,貿易環節挺價心態較明顯
導致近期市場供應收緊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貿易主體將收購重心轉移至小麥;另一方面是當前市場的基層余糧已經見底,且收購成本偏高,貿易環節對后市仍有一定看漲預期,因此現階段出貨積極性普遍不高。據卓創資訊數據統計,截至5月底,華北地區玉米售糧進度整體已經達到96%,基層農戶余糧已不足1成,貿易商還有部分存糧。
華北、東北價差逐步走闊,后期東北糧源有望供應華北
根據往年市場貨源流向來看,華北地區作為國內主要的產區與銷區,消費糧源除本地以外還有部分東北糧源進行供應。2022年春節過后,由于兩大產區價差偏低,東北糧源流入華北市場成本高企,對華北市場的供應量明顯減少。近期隨著國內玉米市場行情分化,華北、東北兩大產區價差逐步放大。據卓創資訊數據監測,截至6月14日,華北市場玉米均價較東北均價高出97.94元/噸,環比5月份價差擴大68.21元/噸,漲幅超過2倍。
以華北市場為例,若兩大市場價差超過150元/噸,東北糧源供應華北市場將逐步實現順價。根據目前市場行情走勢來看,華北漲、東北跌,兩大產區價差增大的趨勢已經逐漸形成,未來東北糧源大量流向華北的可能性逐漸增大。隨著東北糧源的有效供應增多,后期也將抑制華北地區玉米價格的上漲幅度。
需求面及替代品制約作用顯現
目前來看,影響玉米行情的主要驅動因素除市場心態以及囤糧成本等,更多的是終端需求的變化。
從玉米最大的下游飼料、養殖行業來看,5月下旬超期稻谷陸續開始供應市場,因有一定價格優勢且毒素較低、營養價值高,部分飼料企業采購意向提升,飼料企業為控制成本或進一步減少玉米使用量。另外,隨著夏季高溫天氣持續,中小養殖規模的畜禽活體采食量普遍有所減少,在總存欄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畜牧養殖飼料需求減少也將限制玉米的終端需求。據卓創資訊調研了解,6月份深加工行業開機率波動幅度有限,玉米市場消費暫無明顯利好提振。需求面放量支撐力不足,或同樣限制玉米價格的上行空間。
結論:供需均有一定利空,玉米價格漲幅或將受限
認為,目前余糧逐漸減少、囤糧成本逐步抬升,玉米現貨重心易漲難跌。7月份華北地區麥收步入尾聲,玉米出貨量增加或將限制玉米價格的上行空間。同時畜牧行業需求處于季節性低谷,深加工玉米淀粉行業需求難放量,對玉米價格上漲亦有一定牽制作用。 (卓創資訊)













